1
大概两年前,母亲劝我结婚:
“你总是需要结婚的,你别看现在弟弟妹妹对你很好,等到他们各自有了自己的家庭,你就不是他们的家人了,只是亲戚了。等到爹妈走了,你怎么办?”
虽然这番劝词并没有对我结婚这件事起到实质效果,但当时这话送到耳边,着实让我倒吸了一口冷气。
它太真实,我无力反驳。
看完《步履不停》,我马上想起了母亲曾经和我说的这段话。
有人评价说《步履不停》是是枝裕和的巅峰之作。这部影片符合他一贯的风格,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的情节,讲述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表面风淡云轻,却又暗涌流动。那些平常日子里看似随意的对话,讲得是他们的关系,也是我们的。
2
电影中的母亲总是在忙,总是在说话,有很多抱怨。她在女儿面前嫌弃小儿子娶的老婆年纪大、二婚有孩,而且是个寡妇,但在儿子带上门后,又舍得将名贵的和服以礼相送,担心儿子没有属于自己的孩子,旁敲了儿子又敲媳妇,最终觉得儿子的家终究自己做不了主,也只能叹气了事。不乐意女儿搬来同住,不好直说,就以父亲为借口来打发。当面客气地招待女儿一家人,人一走就嫌女儿家人多太吵,吐槽女婿“只说不做”。
估计有不少人一定像我一样,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母亲。我的母亲对我迟迟不能安定大概是有不少怨言的,按照我母亲的规划,她希望和她认识的那些早早做了奶奶的同龄人一样,到了这个年纪,含饴弄孙,买买菜做做饭,然后推着婴儿车在小区溜溜小朋友,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因为闲着,不得不去干一份工。我妹妹倒是结婚有了小孩,因为老公独子,公公婆婆都在,并不需要母亲,母亲颇有浑身力气但却使不上的遗憾。
我常常觉得一个家里,那个经常在忙的母亲最孤独,尤其她聪明能干但言语刻薄。大家只需要她的聪明能干,但往往因为她的言语刻薄而忽视她的脆弱。剧中的母亲和父亲吵了一辈子,母亲得知父亲出轨,什么都没说,去唱片店里买了一张唱片,许多年以后,才轻描淡写地告诉父亲她早就知道。大儿子为救别人而死,当母亲的年年把那个被救的人忌日里叫来,让对方内疚,来缓解一个母亲的丧子之痛;黄色的蝴蝶飞进屋来,母亲怔怔地追逐,以为是死去的儿子化灵而来,回想起来,这几个片段真正让人心伤不已。
3
故事中的大儿子都是通过家人描述来展示,他的去世是这个家庭发生变化的最具影响力的转折点。父亲终身行医,并以这个职业为荣。大儿子是长子,按东方文化的惯例,长子一般会继承家业。从父亲和母亲的反应可知,这个大儿子一定各方面都符合父亲的期待,父亲母亲的家业和养老的厚望都寄托在他身上。然而一切都随着大儿子的去世而化为泡影。
小儿子曾经有过当医生的想法,但大概早年有哥哥在前,这想法也并不当紧,估计也没人在意。哥哥去世,来自父亲和必然会被父亲拿来与哥哥相比的压力让小儿子逃离,即使如今生活困顿,也并没有继承家业的打算。
父亲强势,热爱自己的职业,喜欢被人需要的感觉,可是他终究老了。电影分别从身体和职业话语权来体现父亲这点。祖孙三人去海滩散步,孙子在前面蹦蹦跳跳,儿子刚开始走在前面,看到父亲驻着拐杖,假装打电话等待父亲走到前面,后面一直收着步伐走在后面。半夜邻居出事,救护车到来,父亲以曾经医生的身份询问了半天,没人理睬。老了的人沦为弱势群体,是没有话语权的。
意识到自己老了的人没有安全感,没有安全感的人更加会以紧绷的状态来维护自己的尊严。父亲和儿子全片没有好好说过几句话,父子关系的箭弩拔张穿插在厨房闲聊、天妇罗试吃、孩子们的摘花、看照片之间,最终才在祖孙三代海滩漫步那里缓和。
想到我的父亲,他常常沉默,并不强势,甚至可以说从年轻的脆弱转变成现在的更加脆弱。和电影中的父母一样,他和母亲常常觉得我们姐弟三个并不足够保证他们的晚年,但除了依靠我们,又别无他法,对我们的生活尤其是我的,他们不赞同,时常担忧,但又无力插手。
4
然而,生活赋予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残酷就在于他们终将彼此远离对方。当长大的子女成家立业,父母的家被默认成了娘家,成了婆家,而不是自己的家。父母和子女分别成了彼此家里的客人,来时相迎,去时相送,还要握握手,欢迎再来。
父母倒是难舍:他们新年会回来的。那刚当完客人的人一上车,长吁了一口气:新年就不必要了吧,一年一次就很不错了。
对父母也不是没牵挂,不然哪会注意到浴室新装的扶手,破碎的地板,即使生活困顿也要偷偷塞钱给母亲。只不过以为来日方长,机会还有很多次罢了。
可最终,总是慢一拍的我们,没有让母亲坐上自己开的车,也没有和父亲一起去看球赛。当他们变成飞到我们身边的黄色蝴蝶,我们也成了给孩子讲黄色蝴蝶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