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也有自己的病态表现。从前人们生活在形而上的世界里,受到宗教和道德的指引,相信着从此岸到彼岸必然拥有一条道路,为每一种行动找到一个目标,垂直地挖掘着生命的深度。
如今,现代哲学把我们从这种形而上的世界中拽出来,告诉我们生命并不存在形而上的世界。它不是从出发点到目的地,它从来都是杂乱、肤浅、虚假、重复,像一个杂货铺,所有东西都摊开在我们面前,我们只能看到一个维度。于是生活的意义被消解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心中失去了生的渴望,随之淡化的还有死的畏惧。
生亦何欢,死亦何惧?生死不再像从前那样仿佛是地球的两极,它们在逐渐靠拢,甚至于生不如死这样的论断越来越多。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生活在物质富足的和平时期,对生的认识不及战争年代那般深刻,必然也没有太多的渴望和激情;而死亡也没什么可怕的,当我们目睹了社会的杂乱肮脏,四处碰壁,无路可出的时候,死亡永远是最后一种选择。
对死亡的恐惧逐渐转变为一种漠然的情绪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这只潘多拉魔盒。年轻人比起死亡,更害怕的是迷茫和痛苦,更害怕的是耻辱和创伤,于是当眼前的痛苦被放大出无数倍的时候,脆弱的人能够拿出的武器只有死亡。或许在传统的观念中死亡是可怕的,是催人泪下的,但是在这个现代舞台上,死亡是懦弱的,是逃避的。
我并不是想将一场悲剧归咎于个人的软弱和不完美,只是大多时候,那些离开我们的人都是输给了后现代的困境。我们固然被现代哲学抛弃,固然被人家粉碎了自己的人生信仰,可是我们依然是有选择的,当然,除去死亡这一条。很多人觉得死亡是最干净潇洒的解决方法,因为它永远能够给你机会逃避最糟糕的处境,即使你已经家破人亡,债台高筑。但事实上,它不过是标志着你在生命这场战役中的失败结局。
罗曼罗兰说过:真正的英雄是在认清生活本来面目之后,依然能够热爱生活的人。的确,认清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需要做到的,是头脑清醒地活下去。只有活下去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和勇士,因为他们知其不可而为之,明知道生命是一场无聊的游戏,却还依然孤独坚持着。
PS:许如闻,90后文字爱好者,爱书者,文笔浅陋,有兴趣的书友可以互相关注,多多交流。
声明:本人发布作品均为个人原创,如非原创,会特殊注明。转载请注明出处,但不得用于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