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的力量》(图文精编版)作者:[美]查尔斯·杜希格

需要这本电子书的朋友加 微Q:2802031363免费获取

内容简介

如果你能发现自己的“习惯模式”,你就能彻底改变自己的事业和生活!

★人生不过是无数习惯的总和。

你早上起来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你是先洗脸还是先刷牙?你走哪条路上班?你到办公室时,是先看邮件,还是和同事聊天,又或者直接写备忘录?去餐厅第一个会点什么菜?多久运动一次?你经常和家人和孩子聊什么?晚上你如何入睡?

我们每天做的大部分选择可能会让人觉得是深思熟虑决策的结果,其实并非如此。人每天的活动中,有超过40%是习惯的产物,而不是自己主动的决定。虽然每个习惯的影响相对来说比较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习惯综合起来却对我们的健康、效率、个人经济安全以及幸福有着巨大的影响。

★习惯是怎么回事?习惯究竟能不能改?

习惯是我们刻意或深思后而做出的选择,即使过了一段时间不再思考却仍继续、往往每天都在做的行为。这是我们神经系统的自然反应。习惯成形后,我们的大脑进入省力模式,不再全心全意地参与决策过程,所以除非你刻意对抗某个习惯,或是意识到其它新习惯的存在,否则该行为模式会自然而然地启动。你想改变习惯,先要了解你属于你自己的“习惯回路”

习惯回路由暗示、惯常行为和奖赏三部分组成。

★怎样利用“习惯的力量”改变事业和生活?

《习惯的力量》融汇各行业数十个生动的案例,告诉我们:习惯不能被消除,只能被替代。只要掌握“习惯回路”,学习观察生活中的暗示与奖赏,找到能获得成就感的正确的惯常行为,无论个人、企业和社会群体都能改变根深蒂固的习惯。学会利用“习惯的力量”,就能让人生与事业脱胎换骨。

怎样戒掉一个坏习惯?

怎样建立一个好习惯?

怎样识别自己的习惯?

怎样利用习惯的力量改变自己和他人?

★《习惯的力量》是一本具有开创性的著作!它将让你重新审视自己的习惯。2012年在美国出版,随即成为一本疯行全球的“习惯改造指南”。它融合了目前最顶级的神经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顶尖企业家和优秀市场营销人员关于习惯的最新认知,同时综合了国际一流企业:宝洁、谷歌、微软,世界顶尖大学:哈佛、耶鲁、剑桥和MIT关于“习惯的力量”的最新研究结果!你想知道的所有关于“改变习惯的秘密”,都将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本书也成为了最受500强企业员工欢迎、提振人心、认知自我的最实用读本!

★《习惯的力量》作者查尔斯•都希格获得了美国2013年普利策新闻奖。本书入选FT/高盛2012年度商业图书!荣获2012年亚马逊网站编辑推选的十大畅销书之一!曾高居2012年《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二名!国内知名企业家新东方执行总裁陈向东、身心灵作家张德芬、著名主持人蔡康永都强烈推荐阅读本书!

《纽约时报》赞本书“精彩绝伦”,《华尔街日报》称“连陷入危机的人都可以用这本书的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经济学人》说 “本书将告诉你洞悉顾客的习惯对于市场营销至关重要。”《三联生活周刊》评论 “习惯养成容易消除难,不过一旦你明白了习惯可以改变的原理,你就有了改变它们的自由以及责任。”

★找到自己的习惯模式,学会利用习惯的力量,

一个人可以:强化意志力、成功减肥、聪明理财、高效工作……

一个企业可以:制造流行新产品、激励工作团队、在市场巨变中成功转型……

一个社会可以:改良观念和风气、提升公民幸福感……

作者简介:

关于作者:

查尔斯•都希格

耶鲁大学历史系学士、哈佛大学企业管理硕士。《纽约时报》商业调查记者,撰写了一系列极具影响力的报道。都希格先生获得过美国国家科学院新闻报告奖、国家记者奖、乔治•伯克奖、杰拉尔德•勒伯奖等众多奖项,并入围2009年普利策奖最终提名。他也经常为《美国生活》、《奥兹医生脱口秀》、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美国公共广播公司《新闻时刻》栏目以及《前线》撰稿。

精彩书评:

壹:

什么是习惯?

1. 每个习惯有三个组成部分:一个触机(cue),让你的行动开展;一个跟该触机直接相关联的“奖励”(reward);一个惯性行为(routine),就是我们所看到的习惯性行为——触机下我们想起了那个难以抵抗的诱惑,于是习惯性的行为就出现了。

2. 习惯是自动展开的。你以为你是在为自己做决定(“嗯我现在想吃冰淇淋了”),其实只是你的习惯在某个触机下自动展开了(下午三点,一个工作刚好阶段性的结束,你处在了每天都有的忙碌和无聊间歇状态,这一切触发了你每天下午去买个甜筒获取满足感的习惯。)

3. 所以,好的习惯是这样展开的,别人觉得你特牛逼,你想想又觉得自己没做什么。但悲剧的是,坏习惯同样会catch you off guard。也许你根本就没机会没力量fight back!

————————————————————————————————

怎样培养一个我们想要的好习惯?

1. 第一步,确定自己想培养的习惯后,为完成这个行为找到自己的“奖励”。这个奖励要大到使自己产生某种“渴望”(craving),否则没效。

2. 第二步,给自己设立一个触机,要简单易行。触机产生,就要开始行动。

3. 第三步,坚持在触机和奖励之间,建立某种行为习惯。重复、重复、重复。不仅仅要重复行为本身,还要一次一次强化自己的“渴望”感,最终让触机不仅触发行动,更触发对奖励的渴望感。

3. 第三步,获取坚持的力量。这种力量的获取有很多办法,一是形成某个小团体,互相加油打气,知道在这条路上自己不是一个人。当看到别人能坚持时,也能增强自己做到的信心;二是从信仰获取力量。如果能将自己的信仰和行为结合起来,那力量是非常大的。

————————————————————————————————

怎样改变一个坏习惯?

1. 第一条规则,推倒旧习惯再建立新习惯的难度,大于在原有习惯上进行调整。

2. 第二条规则,保留原来的“触机”和“奖励”,但调整你的“惯性行为”。

3. 第三条规则:真正的习惯改变,不能缺少信念。在遇到比一般情况更大的困难和挑战时,坏习惯可能一夜之间卷土重来。但别认为自己已经输掉这场仗而自怨自艾。我们还是有办法的,那就是获取信念。可能需要一个团体的支持、可能需要宗教的帮助、可能自己闭门沉思也足够。总之,我们可以预见这种考验的产生,并提前为此做准备,让信念之力注入你的习惯建立中。(这一点都不需,书中给了一个戒酒俱乐部的例子,该俱乐部最大的特点是用上帝的信仰帮助人们戒酒,效果极为显著)

————————————————————————————————

怎样识别自己的习惯?

很多时候的问题在于,我们不知道自己的习惯是什么,就那么”习惯性“地做了。或者,知道了自己有某个习惯,但不知道为什么。作者给出了一个四步建议,帮助我们识别习惯。

第一步:了解自己的习惯性行为(Identify the routine)。这是比较显而易见的。比如,我每天下午都想喝杯咖啡。

第二步:通过不同尝试了解自己这个习惯后面的”奖励“是什么。没有奖励,我们是不可能坚持去做的,但因为这个奖励可能很隐晦,所以难以发现。于是,我们就需要通过尝试来发现。比如我可以试试下午不喝咖啡而是买块蛋糕,或者上10分钟网,或者看一会儿自己喜欢的书,又或者跟朋友聊聊。之后快速写下自己最直接的三个感受,如”感到放松“”不饿了“等等。15分钟后,再看看自己是否有想买咖啡的欲望。如果有的话,表明刚才做的一切都不是真正的奖励。如果没有,那恭喜你,你已经锁定奖励的范围了,只需要进一步明确。

第三步:找到触机(Isolate the cue)。到底是什么触发了我下午对一杯咖啡的渴望呢?一般来说,触机会有时间(time)、地点(location)、情绪状态(emotional state)、人物(other people)、前一步行为(immediately preceding action)。我们同样可以通过在每次行为产生时记录当时的情况,来辨别触机。比如连续记录三天后,我发现我每次喝咖啡前都是下午的工作要开始前。

第四步:制定详实的计划。就像前面说的,保留触及和奖励、改变习惯性行为比较容易。所以计划可以是针对行为的。比如,我计划在每天下午工作开始前都。。。

然后就按照培养好习惯的办法做下去吧——以信念为支持、建立新的渴望!

————————————————————————————————

我有太多好习惯想建立,太多坏习惯要改掉,应该从哪里开始?

从“关键习惯”(keynote habit)开始。"关键习惯“并不需要跟你的直接目标相关,但却能触发一系列连锁反应,从而导致自己整体的改变。找出一件事,好好坚持,不停地通过”小胜“获得信心,比列出一大堆要改变的而无从着手难以坚持,效果要好太多。我们总是容易高估短期行为的效果,而低估产期行为的作用。

————————————————————————————————

很多研究表明,一个人能够在各种打击下依然坚持不懈的能力,比打鸡血的战斗力,更能让这个人成长进步。我们说,这就是“意志力"。 但问题是,我意志力太薄弱了,怎么办?!!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我们认识意志力的两个特点,能帮助我们认识自己为什么难以坚持,以及,应该怎么做。

第一,意志力不是什么“技能”。所谓技能是指,今天我会做这道菜,明天我也肯定能做。但上周我可能每天下班后都能坚持去健身房,但今天我就无论如何都鼓不起这个劲儿了。意志力更像“肌肉”。如果用力过猛,第二天就会酸疼。但同时,长期坚持锻炼,肌肉会变得更结实(反过来,长期不锻炼,肌肉也会变肥肉)。总结:意志力不是什么一气呵成就学得会的,你怎么练肌肉,怎么练意志力。

第二,意志力跟自我感觉有太密切的关系。如果今天我状态很好,心情倍儿棒,下班了也很high,那么我去锻炼的可能性,就比我今天一天愁云惨淡下班累得半死时要大。此外,当感觉到自己有主动权时,更容易坚持。而当感觉是被外在压力要求坚持,不得不做时,人更容易放弃。

所以,培养意志力的办法可能有这么一些:

1. 保持愉悦的心灵。真正的愉悦,其实是内生的。有这种品质,不管今天被老板臭骂了,还是被捧到天上了,内心都是喜悦的。

2. 自己为自己定目标,打心眼儿里想这么做。这就是主动性,控制权,内生激励。如果需要持续做一件自己不那么情愿的事儿怎么办?create meaning。总是能找到意义的。

3. 前面两点是重要准备工作,最具实操性的建议在这里:从keynote habit开始,先坚持做一件事。因为我们的意志力将在坚持这一件事上被考验,我们需要对此提前做好防御工作。先尽可能地把这件事想清楚,越细节越好(参考目标制定SMART法则:specific, measurable, attainable, realistic, time-based),并对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及自己会怎么解决进行详细地设想,在脑海里想象自己运用所设定方法解决了困难的过程和场景。在一次又一次视觉化的过程中,我们会增强自己坚持的信心(这事儿也一点不悬,菲尔普斯从练习游泳开始就建立了这个习惯)

一句话,意志力是可培养的,只是需要我们精心计划!

————————————————————————————————

企业如何利用习惯的知识?

1. 利用消费者的“渴望”感创造使用习惯:每个好产品都一定是解决某个用户问题的。但热门产品和冷门产品的区别在于,用户是否有这个渴望去解决企业所界定的问题,是否形成了使用习惯。哪怕是需要通过激发用户的消极情绪来获得售卖的产品,也应该找得到这个“渴望点”,甚至说当用户规避风险的情绪占主导时,这种习惯性的依赖会更强。

2. 利用”关键习惯“(keynote habit)撬动企业文化:美铝CEO Paul O' Neil的故事太震撼太回味无穷了。在面临公司业绩明显下滑的情况下,走马上任的新CEO Paul O'Neil在第一次与投资者见面时,没有宣布什么提升利润的计划,而是宣布”我们要提供美铝的企业安全,坐到0事故。“ 所有人都震惊了,然后赶紧告诉股票客户抛出美铝股票,因为这个新CEO脑子坏掉了。然后这些人很快就会意识到自己犯了多么愚蠢的错误。Paul O'Neil所做的,就是用一个关键习惯撬动企业的文化。对于美铝这样的庞然大物来说,宣布一系列革新措施并得到成功贯彻的难度太大了。这时候的企业行为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指令+行动“了,而是在这个”生态圈“中每个员工行为的碰撞和汇总。当Paul O'Neil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先集中在一个行为习惯的培养上时,人们更容易明白重点并贯彻落实,而为了培养这一个习惯,企业需要在沟通、制度等方方面面进行调整,最后的结果就是这个keynote habit引发了连锁效应,”大象“也开始跳舞了。

3. 利用”愉悦感“和”主动权“为员工意志力提升做准备,用详细的行动手册帮助员工建立良好的习惯。如果企业期望一个本来意志力就不是很强的员工坚持参加一个增强意志力的培训,那是不是有点好笑?哪怕这个员工真心想要提升自己的意志力,很多时候还是容易被自己的坏习惯不知不觉打败。星巴克在尝试了各种失败的意志力提升计划后,明白了让一个员工在面对顾客发飙时能有意志力控制自己的情绪,需要首先让员工感到愉悦、有对咖啡店的”主人翁意识“,更重要的是,他们需要实操手册而不是抽象的课程,让员工在面临顾客情绪时能有好的习惯反应——帮助员工详细地列出自己准备怎么做,并预想可能的困难以及自己准备怎么应对,然后进行多次角色扮演,直到员工形成了坚持这个行为的习惯。

————————————————————————————————

个人感悟:写下上面的内容,主要是想把书中的精华以自己的语言再整理一次,强化印象。在培养好习惯方面,我还没有好的track record,但现在感觉比较有法可依了。准备用上面的方法论实践实践,我的keynote habit将是:每天早上起床后进行祈祷和沉思,写下当天一定要做好的三件事,然后当天一定要把这三件事做好(整个过程有很详细的步骤,具体很多,此处不赘述)。我的cue是”起床“,我的reward是”获得灵性的进步“,因为“strive that your actions day by day may be beautiful prayers. Turn towards God and seek always to do that which is right and noble"。希望一年后再看这篇笔记,我真的做到了。

贰:

这本书从一个新的角度解释了习惯的成因,在看书的过程中想想自己平时的生活习惯,发现好多情况跟书中建立的模型基本相似。特此结合实际把书中我有感触的东西写下来,分三个部分:

1.习惯形成的原理?

2.怎么建立一个习惯?

3.怎么戒掉一个习惯?

1.习惯形成的原理?

这本书中的习惯形成原理就是habit loop(我译成习惯圈吧):

Cue(提示)——→Routine(惯例)——→Reward(回报)。

具体就是如果需要建立一个习惯,就需要这三者,即提示,惯例,还有回报,三者缺一不可。

举几个例子吧,比如说刷牙习惯的形成,提示就是牙膏,然后惯例就是刷牙,回报就是口腔清新,干净的感觉。

这里有一个要注意的地方就是,回报必须要明确,最好可视化,可清晰地感觉到,不然模糊的回报是不能促成习惯圈的形成的。

牙膏刚开始出现的时候,广告指明的是的使用牙膏可以祛除牙菌斑,但是牙菌斑这种东西是很难衡量很难感觉到的,所以刚开始的时候人们并没有去购买牙膏。后来,厂家往牙膏里添加了材料致使牙膏可以刷出很多泡沫,并且刷完牙以后口腔清新的效果非常明显,于是牙膏就热卖了。当人们停止刷牙的时候,会明显感觉到口腔粗糙,很不干净的感觉。这样一个习惯就形成了。

再看另一个例子,空气清新剂。刚开始空气清新剂是为那些打猎或者家里养了许多宠物的人发明的,因为他们的身上总是会有味道。很明显这里的习惯圈是:味道——→使用空气清新剂——→好闻的味道。

但人们开始发现购买清新剂的人并不是这些身上总是有难闻味道的人,反而是家庭主妇,家里有许多孩子的人。原因是什么呢?

前者不买清新剂的原因是习惯圈中的cue不明显,就是说这些味道很重的人经常很难察觉到自己身上的味道,这在现实中也很常见,长期脚臭的人可能根本不觉得自己脚臭。于是可能要等到别人提醒,这些人才会去买清新剂。而家庭主妇会购买的原因是因为她们很喜欢打扫,并且发现使用清新剂后屋子会更加干净,味道更加好。她们的习惯圈是:打扫——→使用空气清洗剂——→家里更干净了。

后来厂家又在清新剂里增添了许多香味添加剂,这使销量更好。因为这个做法使回报变得非常明显。起初空气清新剂只有祛除难闻的味道的功能,用完以后臭味就消失了,但是没有使空气充满别的香味的功能。你想想这样一个场面,当你打扫完后喷上清新剂,房间里的味道更好闻了,是不是会使你更愿意去打扫?或者说你打扫完后看着干净的屋子闻着明显的香味是不是使你更有成就感?就是这种可以明确感受到的香味感加强了回报的强度,使使用清新剂的习惯圈更加牢固。

2.怎么建立一个习惯?

我们了解了习惯形成的模型,接着我们可以得到建立一个习惯的基本思路:提供明显的提示(cue),加强回报(reward),就能建立惯例(routine)。

如果你想养成跑步的习惯,首先可以把跑鞋或者能提醒你要去跑步的东西放在显眼的地方,然后可以加强你的回报感,比如每跑完一次步记录下来自己跑的里程数(可视化),或者跑完步就奖励一下自己看个电影什么的,总之,要用一些方法使你跑完步后有很强的成就感,回报感就可以了。

我最近在背单词,从5.15号开始的,到今天差不多坚持了两个月,背了大概1000个单词,平均每天20个。我有时在问自己,是什么使我能够让我坚持下来每天背单词?(首先当然是一本有趣的单词书)

我看了这本书后,发现自己不知觉中使用了书里的方法,使我加强了背单词的习惯。比如我每天早晨都会看到kindle(我在kindle上背的单词),然后每背完一次,我会把这些单词写下来,我有一个专门的小本子记录单词,我心里就会有这一种感觉,每当我往本子里抄单词的时候,就感觉本子里的单词越来越多,越来越厚,会使自己有一种成就感。这就不是无形中增加了回报感吗?李笑来在《把时间当做朋友》里也提到了有个人背单词的方法就是,他事前通过计算,发现每背一个单词,自己就赚了20块钱,于是每天如果背20个,一天就赚了400块!以这本书的观点来看,这种做法就使自己背单词的回报感大大加强了,于是也更有动力背下去。

再举个例子,养成看书的习惯。首先你要把书放在你能经常看见的地方,提醒自己(cue),然后要用一些方法使自己的回报感增强。比如,我每看完一本书,都会在豆瓣中做记录,于是每次添加一本“看过”,都会无形中增强我的成就感,类似的还可以写读书笔记,和别人交流等。多看的阅读软件好像有累计看书计时的功能,比起你看完书就算了,看到多看里自己每天的阅读时间越来越多,数字越来越大,自己的成就感不是越来越大吗?自己不就更愿意看下去了吗?

3.怎么戒掉一个习惯?

好了,说完了怎么养成一个习惯,再来看如何戒掉一个习惯。

其实书中表达的意思是习惯根本不可能完全戒掉,只能换掉。就是说要戒掉一个习惯,要保持cue不变,reward不变,只是把惯例(routine)换掉,只要惯例换了,就相当于把习惯改掉了。

这就要求你要充分的了解自己习惯圈中的reward是什么,也就是说要弄清楚到底是什么促使你去不断循环这个习惯。

书中最后举了一个去咖啡馆的例子。比如你有一个每天下午都要去咖啡馆的习惯,你想把它戒掉。首先要做的就是你要识别出你的cue和reward到底是什么,cue是饥饿?无聊?还是需要找人聊天?

然后你的reward是什么?饼干自身?换个风景?暂时的娱乐?和朋友交谈?这些可以通过测试找出来。

比如要找出reward,你可以试试找每天下去出去散步取代去咖啡馆,然后回来什么也不吃。坚持几天后,自己还会不会想去咖啡馆?如果还想去,说明你去咖啡馆得到的reward并不是放松心情。那就接着试,每天下午吃的饱饱的,还想去咖啡馆吗?想!那reward也不是饥饿。那如果去朋友家找朋友玩,和他们聊天,回来了还想去咖啡馆吗?居然不想!恭喜你,找到了!你去咖啡馆的reward就是和朋友聊天,进而得到满足感。找到了以后就好办了,你只要每次想去咖啡馆的时候就去找朋友聊上十几分钟的天,打电话也好,出去玩也好,久而久之,原来习惯圈中的routine(去咖啡馆)就渐渐被和朋友聊天的各种方式取代了!

让我们来看看戒烟的例子。我们知道市面上有许多戒烟的药什么的,或者说吃糖。其实这些方式中的cue和reward并没变,只是把吸烟带来的满足感用仿真烟或者吃糖给取代了。

所以要戒掉一个习惯,就要把reward找出来,问问自己为什么自己一直这样做?我到底从中得到了什么满足感。然后换个好一点的惯例(routine),把原来的坏routine取代就好了。

再比如你想戒掉刷微博的习惯,你就要找出自己在刷完微博的真正的reward是什么?是得到娱乐了吗?得到知识信息了吗?是了解了朋友的实时状况吗?把他们找出来,然后换别的方法满足你的reward。比如你可以去看电视得到娱乐,去看报纸看书得到知识消息,直接去找朋友问他你在干什么了解他的现状。

至于通过cue戒掉习惯就更简单了。比如你老爱在工作中玩手机,那很简单啊,把手机放在你看不到的地方,隔离cue就可以了。

这本书其实包括三个部分,个人习惯,企业习惯,社会习惯。

个人感觉后两部分写的并不怎么样,有点感觉为了去符合习惯圈原理而去牵强的解释各种现象,说服力不强。

最后一点就是,心理方面的书看多了,就会觉得一个现象的发生可以有很多的角度,方法去解释,而有些解释是殊途同归的,可以走向同一点的。

所以我觉得,作为一个普通人而不是一个心理专家,一本书怎么去解释现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这些解释我们可以学到什么。

比如这本书对习惯的原理的形成有没有科学依据对我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它的解释我有什么启发呢?启发就是下次背单词的时候把手机拿的远一点,或者要跑步了就把鞋子天天吊在脖子上(笑)。

总之,能使我更好地形成一个习惯,或者戒掉一个习惯,我管你用什么原理去解释呢。

叁:

现代社会快节奏生活中,人们越来越习惯于阅读网络上短小的文章,读书的习惯慢慢消失了。在这样的背景下,是什么促使我读完了这本书?

前言和第一章用了医学中对大脑区域研究来说明习惯的存在。这样的开头,疑似伪科学。用高深的东西来开头,利用人们无知的心理以及对科学的敬畏,是一种普遍采用的书籍营销手段。促使我继续阅读的,是简介里关于刷牙行为的推广。曾经想到过一个问题:刷牙并不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行为,这个习惯是怎样养成并普及的?

第二章第一节给出了答案:牙膏商将刷牙后亮晶晶的牙齿效果广而告之。表面上这似乎很合理——人们看到这种效果,在毅力的坚持下普及了刷牙的习惯。可是经验告诉我们,看到好效果用毅力坚持下去并不是大多数人都能做到的。于是第一小节末尾埋下了一个伏笔:这并不是最终答案。

第二节接着给出了除味剂营销的失败与成功的案例。“纺必适”最早是去除了所有味道——用了之后什么味道都没有,这个功能,对于适应了自己周围气味的人毫无用处,因为异味更多是他人感受到的。在最初的营销失败后,宝洁公司组织人马研究,发现要促使人们记得使用除味剂,需要用一点东西刺激人们习惯用它,这个东西是:香味!大脑潜意识自动地将闻到香味与干净划等号,香味给大脑以刺激,有了就会觉得清理工作已经完成,没有就觉得没清理干净,于是渐渐地养成了使用除味剂的习惯。前一小节牙膏推广的真正奥妙不是别人亮晶晶的牙齿,而是这种牙膏能给自己的口腔带来清凉感,使人觉得口腔干净,进而养成了刷牙的习惯。某种刺激能够满足大脑的渴求进而形成习惯行为,这多么像巴甫洛夫著名的条件反射实验,就这点来说,人和狗真的区别不大!

找到大脑的渴求,给予刺激,促使形成习惯。这个方法也能用于改变原有习惯:研究或实验来找出原有习惯背后的大脑渴求,改变刺激方法,形成新的习惯。

在讲述个体习惯案例后,书中进一步列举了关于组织习惯和社会习惯的各种案例。对个人生活、管理,特别是对营销推广提供了借鉴。

作者用一个个案例来满足我对答案的渴求,成功地使他的作品多了一个原本习惯网络阅读的读者。瞧,这就是《习惯的力量》的最好案例!

需要这本电子书的朋友加 微Q:2802031363免费获取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0,612评论 5 47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4,345评论 2 37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7,625评论 0 332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022评论 1 27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2,974评论 5 36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227评论 1 277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688评论 3 39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358评论 0 255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490评论 1 29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402评论 2 31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446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126评论 3 31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721评论 3 30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802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013评论 1 25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504评论 2 34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080评论 2 34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二遍的阅读和摘抄让我理解更多东西,省去一些冗余,复杂的案例,只关注自己上一次留意标注的地方,你会学到更多,理解更...
    小丑鱼和蝉阅读 2,587评论 0 1
  • “2005年,作家华莱士对着毕业生演讲时说:两只年轻的鱼儿在游泳,恰巧碰到一只年长的鱼儿。年长的鱼儿对两条小鱼点头...
    主持人王伟阅读 1,020评论 0 2
  • C3组第二天心得分享 1.C3组谢玲 今天让我有感触的体验还是有很多。给同伴打分的视频和以为妈妈的分享,还有...
    关关gm阅读 255评论 0 0
  • 这半年的总结,从今年暑假开始,去了一趟大西北,颠覆了我以前对大西北的理解,以前觉得那边夏天满天黄沙,天气炎...
    啊慧小仙女阅读 675评论 8 4
  • 记得小时我的视力是很好的,把书放在地上,而我则趴在床上,床与地有80公分吧,看书上的小字我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不...
    Sunny_tree阅读 212评论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