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春节将至,家中开始洋溢着新年的味道。周末,带着桐妹去看母亲,她正在准备卫生大扫除,一个下午的忙碌,终于窗明几亮,犄角旮旯的陈污灰尘也一扫而光。这是即将开始过年的节奏吧。往年,我和先森会帮两家父母打扫一番,洗窗帘、刷洗地板擦玻璃。一番忙碌,一份辛苦,年也渐渐进了。婆婆这边正在卤肉、做蹧肉、炸麻花,嗅一嗅,香气四溢。过元旦的时候,乐儿自己收拾着卧室,把衣服叠放整齐,说过年了,家里要来客人。我们告诉他,过年的是时候家里才回来客人,他还分不清元旦和春节,因为都是新年。我拿出绘本《过年啦》给他看,告诉他我们要过得新年要贴春联、穿新衣服、还有一个大红包!我提前给宝贝们备好了过年的新衣服,有点小小的迫不及待,想看他们欢呼雀跃,想看他们喜气洋洋的模样。现在的他们,就是小时候的我们,现在的我们,就是儿时时我们的父母。现在,过年对于我们的意义就是宝贝的开心和快乐,想着他们,记忆的宝盒一点点地打开!
小年过后,家里开始杀猪宰羊,最开心的是围坐在火炉旁吃着母亲做的各种美味,虽然种类不是很多,但有一份就很开心,很满足。一遍遍看着母亲为我们准备的新衣服,想象的大年初一的早上穿着它的情景。除夕的早上,我们帮父亲贴春联,那时在农村,所有的门都要贴,耳边突然飘起来半联被风吹动的“哗哗声”,像飘扬的旌旗,这项工作完成后,父亲给我和弟弟每人折个风车,我们迎着风跑着、笑着。小时候以及我出嫁前,我们的年夜饭很简单,一盘饺子加几个菜,不是很丰盛,直到结婚后,看到婆婆准备的一大桌饭菜,才知道原来这才是年夜饭。不记得是哪一年,爷爷家有了一台彩色电视,年三十的晚上,我们和爷爷很开心地看着春晚。爷爷拿出了一瓶葡萄酒,很甜很好喝,弟弟以为是饮料,和爷爷一边打牌一边喝,几杯下肚后,脸红红的,已然醉了,呼呼大睡。家里有一些朴素的讲究和习惯,我们跟着父亲忙进忙出,玩得不亦乐乎。那时烟火很少,午夜来临时,院子烧起一堆火焰,我们围着火转圈,为新年祈福。电视节目很少,过年前看的是往年的春望和经典剧目,过年后看的是当年的春望,最难忘的应该是《西游记》和《还珠格格》,这是伴随我们成长的经典电视剧,直到现在,还是每个寒暑假的标配。还记得那时痴迷的样子,看着小燕子的机灵活泼,紫薇的宠辱不惊,那种的爱情的懵懂就是从《还珠格格》开始的。在老家,大年初一的早晨,我们和父母要去参加新年的“出行”仪式,有的人会赶着牛羊参加,父辈们在仪式结束后要小酌几杯。过年最开心的还是有压岁钱了,拿着几块钱,买几个气球,再来点小零食,去邻村看社火,走亲访友。小时候,外婆家每年都要闹社火,舅舅涂着大花脸踩着高桥,穿着戏服,远远地就能看到他。我们跟随者社火走街串巷,吃着分发的糖果,品着年味。
现在,社火已经很少了,人们都被物质生活迷失了,一切以“人民币”为衡量标准。少了社火的年,也少了很大一份年味。现在,宝贝对于的新年的的印象,是红包,是年夜饭,是走亲访友,少了一份传统的文化民俗感受,我在给乐儿讲绘本中舞龙舞狮,他没有见过真的舞龙和舞狮,一切都很新奇也很陌生。年味淡了,没有了社火,没有了让人烦却又让人期待的鞭炮声,物质的丰裕,代替了我们对新年的期盼。我们依然期待新年的到来,因为有宝贝们的欢笑声,因为有宝贝们的期待!
在我结婚后的第一个新年,除夕那天,父母和弟弟去了老家上坟,我不能再随他们去了,我在电话里给父母说着新年快乐,泪流满面,也泣不成声。出嫁的女儿,开始害怕过年。那些过往的记忆一遍遍浮现在眼前,而我却不能再在父母身边,虽然没有丰盛的年夜饭,没有难忘的时刻,那份平淡却已经深入骨髓。街上已经有卖春联门画的商贩了,年的脚步又近了,年的味道洋溢在家里,洋溢在宝贝的笑脸上,洋溢在大街上,洋溢在各个角落里,你闻到了吗?
年味,是团聚。还记得去年网上那张让人泪崩的照片吗?小小的身影站在村头等着归来的父亲!一年的辛苦,应该在那一刻化成了幸福和甜蜜!年,亦是希冀。一年之计在于春,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又开启了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