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三清山的第一次亲密接触,那么惊艳!
在我的家乡有座白石山,又名白石洞天,被称为全国道教名山之三十六洞天。山脚有座三清观,观内大堂供奉三座一样大小的神像,潮州开元寺也有一个三清殿,也是供奉三座同样大小的神像。 我一直搞不明白这三清的真正含义是什么,直到我开始了解三清山。
原来所谓“三清”是指道教文化里的玉清,太清和上清。玉清是元始天尊,手执混元珠;上清是灵宝天尊,手执如意或阴阳镜;太清是道德天尊(太上老君),手执羽扇或者佛尘,代表天地从混沌状态的无极到衍生太极到太极分化成天地的阴阳两仪,故称“三清”。
三清山上天然耸立的玉京峰,玉华峰和玉虚峰象征道教文化里的三清神位而得名三清山。三清山主峰最高海拔1819.19米,历经14亿年海浸、崩裂、风化而成。想想这以亿为单位的时间年份,就特别能体会 ‘流逝的是生命,而时间是永恒的’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
第一天到达三清山的时候景区因台风来袭暂时封闭,我们被吊了一天胃口,第二天可以上山的时候,我们雀跃的心情简直就要摁耐不住了。匆匆停好车,上了索道车厢,我们才都笑开颜。三清山的索道本来只要8分钟就能到站,因为当天台风的余威还在,所以特意放慢了速度,我们得以慢慢领略三清山的风采。
索道下方隐约可见上山的步道,时而出现在峡谷的溪水边,时而淹没在葱葱郁郁的树林里。当索道的高度慢慢攀升,峡谷显得更加深峻,让人不由得移开眼睛,不敢再看了。索道前进方向,是高耸入云的花岗岩山峰,很高很高,高到我们仰累了脖子也看不见山顶。
同在一个车厢里的是一对来自九江中学的夫妇,两人都是高中老师,喜欢爬山,九江的庐山他们一个星期爬两次,我们做出羡慕的表情:条条大路通庐山,可有的人出生就在庐山。他们说,庐山很美,但不如三清山来得壮观,恢弘,浩瀚。希望他们所言非虚,坊间也评价三清山是江西第五高峰,世界最美花岗岩石山。
出了索道站,我们仰直了脖子,终于看到面前石壁千仞的顶峰在雾气里若隐若现。牛牛说,我要去山顶摘云朵。
于是我们就逐云而上。今天的天气特别适合登山,在山腰时阴天有雾,我们甚至要穿上长袖衣服以抵山风轻寒。到达了山顶却是晴空万里,天很蓝,云很白,浮云流动在山那边,留下一个个醒目的影子,仿佛在提醒我们,除了奇峰怪木、苍松劲石,还有头顶的云朵娇媚可人,还有远处的山峦横看成岭侧成峰。
上山的路仿佛很长,我们走了大半个小时才到日上平台,回头一看却发现我们才走了几段台阶。因为我们一直在辨认那些山峰的形态,那个是背着书箱的书生,这个是雷震子,那边是仙人列队,这边是兔子……一个个仔细辨认,三分像七分靠想象,到底是不是真的像又有什么关系呢?牛牛还说那个雷震子是《我的世界》里的方脑袋战士呢,而且他也不认识雷震子,总之其乐无穷就是了。
一线峡的石壁上斜着长出来一棵黄山松,枝叶像伞一样一层层舒展开,针叶片片向上,上下都是空荡荡的石壁,就他凌空站在那里仿佛望穿秋水,又好像不悲不喜,遗世独立的模样。牛牛和牛爸都被吸引住了,忍不住要画下来。而这两父子的画风真的很不一样。
沿着一线峡的栈道慢慢往上走,感觉不到特别高的落差,却慢慢走到了高空栈道。我细细叮咛孩子注意脚底下,不要靠护栏,也不要靠着石壁,因为靠石壁的这一边也有空隙……疯了。牛牛听着牛妈的絮絮叨叨,真心凌乱了:“妈妈,你到底让我走哪边?”
“额,安全地走吧!”
带孩子出门和自己出门是真的很不一样。自己玩的时候只要顾好自己就可以了,带孩子出门,注意力都在孩子身上。特别是走高空栈道的时候,我觉得我的人格都要分裂了。他走我前面,我怕他走得太快;走在我后面,我更怕他不在视线范围内;跟我并肩走,又觉得挡住他看风景;让他走外面,那更是毛骨悚然…….一会儿呢,我会想:哎呀,他已经走过那么多山路,正常的避险能力和警觉还是有的,何况那么多老人和小孩走过,也没见谁有事,就让他自在些走咯,别困得那么紧了。一会儿呢,我又想:不行,这万丈深渊的地方,容不得一点差池。于是,疯妈妈模式又启动了:靠里面走啊……不要贴着石壁啦,脚下有洞的……别跳啊……不许蹦……等一下……拉着手…….看着路……
就在我和我的牛宝宝快要冒烟的时候,忽然转过一道弯,哇,我们见到了大海吗?眼前一片湛蓝,然后就是一层一层的白色浪花,原来我们到了阳光海岸。刚才一路走过来看到的万仞耸立的景象没有了,眼前是一片虚空,只在远处可见峰峦起伏,阳光正好,加上云海流岚,竟让人产生身临大海的错觉,那层层的白云正如浪花,翻滚在湛蓝的海面上。
沿着栈道走过阳光海岸就到了西海岸景区,这边的景象又大不一样。一会儿是峰峦叠嶂的青山映日,一会儿是耸立的花岗岩呈现的各种造型。平整的栈道仿佛没有尽头,拐进去,绕出来,再拐进去,再绕出来……虽然海拔很高,山上却不缺树荫,千年的杜鹃古树和台湾松会不时歪下遒劲的躯干,拦在栈道上,让人们为他们低头、弯腰、下背。拦路的树干被细心地缠上草绳,让人即使不小心碰上了也不至于受伤。在流霞台的石壁上,刻了一篇《西海岸记》其中说到“栈道所行,沿途邀松入景,盟石为友,未坏一毛,无伤一境”说的就是这里了。春末时分再来,该是漫山飘香,花团锦簇吧。
在阳光海岸和西海岸的连接处是三清宫景区。
三清山自晋朝葛洪开山至今1600余年,尚留下丹井一座在三清宫内。现存的三清宫修建于明代,整个殿内梁、柱、墙、池、门以花岗岩,年代久远却依然坚固稳当,据说在此修道的道士属于传真派别。如今,当年的鼎盛之像已无影踪,只看到一个类似香公的人在这里守着。除了丹井,还有涵星池,九天应元府,风雷塔等道教文化建筑在特定的位置伫立,诉说着曾经的辉煌。最令人咂舌的,是那座风雷塔,据说有避雷的作用,原石雕成的7层石塔,高2米,建于明朝时期,经历400多年的风吹雨打,不离不弃啊。
三清山除了风景绝佳,历史悠久以外,还有一个让人称道的原因,有人说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楷模。在横空栈道上,隔不远就会有一个供游人歇脚的亭子。当人们坐下来聊天、吃东西时,可爱的小松鼠和美丽的相思鸟就会从树上溜下来,跟游人一起分享好吃的。饼干,坚果,馒头,甜瓜,他们都吃。人来了也不惊,悠悠然自己享受着。人们看着这些可人的小家伙们也舍不得伤害、惊吓它们。这就有了和谐的气象。
西海岸是欣赏三清山日落的绝佳位置,游人大多选择第一天走西线,第二天走东线。振叔形象地把三清山游玩线路图称为两个肾,左边一个,右边一个。我们第一天就走了左边(西线)的肾,第二天就走右边的肾。
西线的风景很美,坡度平缓,路线很长,让人走得尽兴,不足的是补给点太少。我们第一天背的干粮不够,在西海岸走得又饿又累,蔫不拉几之际终于走到一个补给站,吃到一碗迄今为止最为美味的泡面,天啊!
下了西海岸,看到刻在石壁上的《西海岸记》全文,文章实在写得太好,完整记录如下:
西海岸记
广宇之西曰西天,西天之云曰西海,西海之上凿石架阁为栈道,曰西海岸。信州故山水之奥,而东北三清山尤为雄奇。三清之中,险绝著者,以西海岸为状观。西海之岸,长四千余米,其左府绝壑,右控垂崖,回环连接,蛇行抵三清福地。人游海岸,若走刀脊。西行复西望,磅礴无际:晴则千山万山、势若峻马,背驯伏趾下;阴则卷雾惊涛,状似蛟龙,惟腾跃眼底。景尤空阁,境尤诨浩,信是大观,可以嗤五岳,笑黄山也。昔游三清福地,山高路险,非健夫壮士不能为也。今取道西海,一路沿危壁而行,中有三千余米栈道无拾级之虞,其状如履平明,排千难万险之为云中逍遥。纵太白来游,应不复叹《蜀道难》矣。或曰三清胜境,以梯云岭,南清园,三排尖,万寿园为四杰。虽巧供堪众,然广不足游。等西海岸出,三清山游始为大观,景区之旅游为增广,譬之唐诗,南清园为初唐高唱,西海岸则为盛唐气象。而今后,乃知三清四杰之外,另有西海之李,杜存也。大凡山有胜境,待人而后发;人有心匠,待物而后开。三清自葛洪开山以来,越千五百年,游人羡西海之雄,每每侧身西望,莫不空自长嗟。时维公元二OO一年六月,有善政者谋之,遂率众西进勘察,负干粮,饮山泉,下临谷地,引互高壁。历数月,始揭西海之秘,终窥天表之诡,如此规划,极尽苦心。岁未,始兴建之,逾百五十日事毕。费时短而大功成,实为一奇;架壁为栈者,寄飞岩、瞰深渊,虽发竖目眩,然从容就理,终无一人伤亡,此为二奇;栈道所行,沿途邀松入景,盟石为友,未坏一毛,无伤一境,又为三奇。或谓三清西海岸之造设,补江西之空白,为全国所罕见,斯言不为过也。古人谓山与胸之磊块赏,泉与胸之娟洁赏,草木之物与胸文章赏。窃以为君子耸高格,与天地之精神赏,不亦宜乎。今观西海岸景,此所以为盛世之业,人和之举,千秋名胜,别有取义,固不仅风景奇绝也。是为记。
壬午年 尔仁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