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倾听 读懂学生的发言
作为教师我们要引导孩子“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那么就要在课堂教学中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相互交流,积极进行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在对话中形成思维的交融、碰撞到达新的知识彼岸。在交流中学生的思辨能力得到提高,核心素养得到提升。而形成这种和谐对话的前提就是教师要先用心倾听,读懂孩子稚嫩的表达,协助孩子进行对话交流。但是,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1、在小学阶段很多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比较低,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课堂回答问题时或词不达意,或把自己的语文中的理解用到数学中去,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理解学生的表达,没有加以适当的引导,不但无法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还会丧失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例如:在《认识周长》的教学中,教师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等活动感知物体的周长后,引导孩子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周长?有一位孩子说:“物体四周的长度就是物体的周长”。教师用怀疑的态度看着这位孩子说:“是四周吗?”其余学生齐答:“不是,是一周的长度”,回答问题的孩子羞愧地坐下。
2、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经常有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的效果,过早地向学生提供完整的答案,为了寻求最佳答案,他们强夺学生的发言权,从而丧失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时机。
一位教师在上百分率的时候出了一道这样的题目:五(2)班一共有50人,有1人今天请假没到,今天他们班的出勤率是多少?
在交流时,一位同学这样说:“我用1÷50=…”学生话还没说完,教师就接过来问道:“同学们,什么叫出勤率?”接着就引导孩子用出勤的人数除以全班的总人数。教师接着问:“这位孩子这样列式对吗?”全班齐答:“不对”当这道题按着教师的思路讲解完以后,这位学生又举手问老师:“我先求没有出勤的百分率,再用百分之百减去没出勤的百分率,能不能求出出勤率呢?”幸好这位孩子又进行了质疑,才没有把这种想法扼杀到摇篮中。
3、还有些教师在教学时没有认真研读教材,厚读教材,没能抓住知识的本质,在课堂上不能很好的应对孩子的发言。
一位老师在《比的意义》教学时,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告知孩子“两个数的比就表示两个数相除”,然后着重强调是“两个数”“相除”这两个关键词。这时班里有一位孩子提出“老师,我在生活中遇到过三个数的比,如金龙鱼的油上写着1:1:1,这是什么意思呢?”老师当时就被突如其来的问题给搞晕了,是啊,刚刚给学生讲到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突然出现了三个的比,于是老师打了个顿然后说“三个数的比不能表示三个数相除”然后就进行自己下面的环节。而这个孩子还是一脸茫然的坐下了。如果老师能在教学中不断让孩子感知“比”源于度量,比能够解决物体不可度量的属性的可比性,关注比的本质,孩子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4、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多的关注自己的教学的内容,无暇思考学生的发言,不能抓住学生的生成问题进行深度教学。
有位教师在教学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解决问题时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了百分之几?
孩子通过画图理解列出算式(14-12)÷12=2÷12约等于0.167=16.7%
这时有一位孩子说老师我跟他列的式子不一样。我是这样列式的(14-12)÷14
老师说:“你们同意吗?他把谁看成单位“1””.
孩子们齐答:“不对,应该用多的量和原计划比较”
这时有一位孩子说:“我明白他是怎样想的,他是想实际比原造林比计划增加了百分之几,那么反过来原计划就比实际少百分之几。”
接着教师教师说:“是啊,做这样的题目一定要找准单位1”
教师由于只关注于自己的教学流程而忽略了孩子的想法,没有及时的把握生成的教学资源。如果教师能抓住孩子们的这个问题来探究“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了百分之几”与“原计划比实际造林减少百分之几一样吗?”这节课的探究就更有深度了。
针对课堂中出现的这些情况,我深刻地认识到“学生的言语行为直接体现了学生的思维品质与性格特征,直接反映了其思想与情感的需求。”读懂学生的发言,就是教师能认识到学生言语表象后的信息,能理解学生的真实感受,能从学生无意、或是单个的词汇中领会到其赋予的特殊意义,从而为我们的教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