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品读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第一》
[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品读]宋代朱熹称此为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学者之先务也。确实,这是对待学习和为人的基本态度。学,后知后觉者效仿先知先觉者;习,小鸟不断掀动翅膀飞。新时代,信息浪涛汹涌澎湃,让人目不暇接,无暇细嚼慢咽。一种知识闪过,又有一个新看法飘过,然后更多的说法路过。太多的选择令我们失去了选择的能力。我们已经失去了在学中不断“习得”的乐趣。我们也不用千里迢迢找寻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他们身上汲取能量。广泛的人脉圈子,数多个的微信群,兄弟姐妹多,办事特方便。然而,就是在深更半夜无法入眠时,看通讯录中,不知谁是随意聊天和倾诉的对象;遇到困惑,也不知谁能成为自己的人生导师。所以,人生快乐,可否理解为,找到自己的喜欢之道和喜欢之术,专注之,练习之,真正得到,直至融合成一体。遇到自己喜欢的人,引以为知己,不带物质利益目的交往。别人的不理解和不认同就不会让自己有任何烦扰和不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