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阅读会抱着一个较大的功利想法,希望读到的书让自己获益很大,能够记住精华,让精华为我所用。读着读着,渐渐明白记住一本书那是痴心妄想。阅读一本书能有一个观点、一句话使人的精神生命受益,已经很不错了。上个月阅读了《教师高效阅读秘笈》,整本书最震撼我的就是作者本人的阅读经历介绍以及和个别老师关于阅读的交流。
这位熊老师研究生毕业后再度返回到工作岗位,却遇到不被聘任的境地,他自称蜷缩在科研处,一边坚持读书写文章,一边完成学校听课坚持的任务。他借听课任务之名,听遍了全校素有语文老师的课,也顺便Ingles其他学科老师的课。“像黑夜里的潜行人,孤独而又迷茫。”练技术、读名著、写文章和做研究。犹如点点星光,给他些许希望和勇气。”
熊老师潜心训练自己朗读的水平,《卖油翁》所说的“无他,唯手熟尔”鞭策着他每日坚持练习朗读,将高中语文课本上的名篇佳作练习到几乎与录音一致。“送走一个又一个黄昏和黎明,遣散一种又一种抑郁愤懑的情绪,拥抱一个又一个平和美好的心态。”正是这样的自我鞭策,使得后期开公开课,熊老师可以不用录音范读,统统自己亲自上阵。“朗读就是为了使教师的讲和教站到更高的起点上,导入、结语、评价、过渡等环节的教学语言自然都英热二级,相机实现心口相应、技近乎道。”为他后续一系列的瞩目的个人成就取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看到这里不禁感叹,所有的获得均来自耕耘,越是大收获,付出的越是多。许多名家成名成家之前所走过的路,比我们以为的要努力得多了。
熊老师自身素养的不断提升,他又发现了自己的短板——不会命题。为此,他开始了命题技术的修炼。从土办法开始,拿着一篇课文反复研读,吃透作者意思,理清教学理念,品出教育价值,然后按照生字生词、重点字词、关键词句、重要文段、主要艺术手法、语言风格、写作特点等板块,再对照市教研室编写的训练手册相应课文练习题,逐一筛选和出题,逐项检查自己的命题成效。经过连续练习,熊老师对命题套路逐渐熟悉。
接着,他又开始着手教育评价、教育测量和考试科学的研读。同样的研究态度,朝夕揣摩直至意会。除了朗读和命题,还详细列出语文教师基本,如文本解读、教学设计、课堂提问、校本科研、试卷讲评、演讲口才等,都分别在技术上逐渐实现“从不专业走向专业”的转变,用专业技术赢得一名教师应有的尊严。
看着熊老师为解决一个个短板,全情投入到研究中,深深折服他这钻研的劲儿。
他说:
如果一人可以引领我走向光明,那么这一人的名字就叫圣贤;如果有一物可以随时教我思考,那么这一物的名字叫经典;如果有一事可以让我静下心来,那么这件事的名字就叫做写作。书像一根丝线,把教学、生活和写作串成了珍珠,让我日日摸索玩味。同经典相伴,与圣贤为友,读书就是我人生的修行。
这个篇章,熊老师详细叙述了自己读书的经历,“读之不解就背下来”,边读边写,被学校图书馆评委读书模范第一名。
书中老师阐述了一些独特的观点。
如对性本善与性本恶的解读,在看了众多经典书籍后,得出“两者看似矛盾,其实是手心手背的问题,目的是促发人抑制减少人性之恶、社会之恶,而弘扬走向人性之善、社会之善,一个着眼于发展、一个着眼于救赎。”
现代所谓的教学模式是工业化的产物,跟流水线相关,以效率为导向,强化和提升了某些教学价值的同时,却也忽视、减损了教育应有的某些内涵。一种模式可以适用于某一群人,但未必适用于所有的学习群体。教师和学生可以建立某种课堂教学模式,这叫个性化教学、个性化教改,但是一个学校、一个地区却千篇一律采用某种模式则可能是一种教育生态的灾难。
……
当一个人的专业阅读到一定程度,他对自己从事的职业的态度肯定与旁人不同,对他而言不是职业,而是可以为之奉献更多个人精力与热情的事业。
书本后面有一线老师与熊老师关于阅读的交流。熊老师对该教师阅读的诊断给我很大的启发。我也爱阅读,较之身边的同事而言,我看的书不少,我投入的时间不少,只是我的阅读比较随性,看到别人推荐什么去读什么,感觉有需要补充哪部分的认知,就去读相关的,偶尔会有一个主题性的集中阅读。总体来说,没有明晰的规划。
熊老师建议道:“第一,抓住学科教学的核心要义。必须把握该学科教学的根本。阅读专业图书时,学习相关理论并知道自己的教学实践,必定胜过漫无目的的阅读和教学实践。”
“其二,做好学科阅读的基本规划。通过查询网络、请教他人等途径,千方百计地了解和熟悉本血河的知识框架、结构体系以及相关学科、理论和技能,然后买相应的书籍,此时可以凭着兴趣和阅读的难易度来挑选具体书籍来阅读。无论读哪一本,哪一板块的书籍,都在学科阅读基本规划的范围内。”
这本书中提供了大量读书书目推荐,有的放矢,有选择的阅读,将时间花在刀刃上。“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要当一名专业技术过硬的老师,研究也是一种修炼,有选择的研究也是一种智慧。
(齐帆齐2021年9月年度写作品牌IP特训营,第148篇,字数1739,共累计273997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