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关注的问题有两个:第一个是关于汉语拼音教学,第二个是关于低段学生的识字写字教学。
先说第一个问题。几年前,就有专家指出汉语拼音“工具说”,即把汉语拼音作为识字的一个工具。
汉语拼音教学在中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作用应该是两个方面: 第一、通过给汉字注音帮助学习汉字,即帮助解决识字的工具。第二、通过拼写语音帮助学习普通话,是帮助学习汉字和推广普通话的工具。
这些年来,我一直关注汉语拼音教学。汉语拼音教学从实际出发,尊重儿童的认知规律,调整了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将汉语拼音的功能定位在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上。
阅读中有明确要求。第一学段的“阅读”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学段的“阅读”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学段的“阅读”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个要求从第一学段一直到第三学段。是有着具体要求的,这些要求,至少保证了在语文教学中能够形成普通话教学的氛围。
把汉语拼音放在识字与写字部分,强调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和查字典,也有具体的要求: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的要求是:“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还有“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用音序检字法查字典。”第二学段“识字与写字”的要求是:“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然而,在现实的拼音教学中,很少关注拼音教学的社会化功能,导致有不会“使用”汉语拼音的现象。
教育部要求取消一二年级纸质考试,各地各校也相继命制了一些检测试题,试题中涉及到了汉语拼音,旨在检测孩子利用拼音的功能,比如“认读拼音字母”“给汉字注音”等。
这些有关汉语拼音的检测试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给汉字注音,二是看拼音认汉字。这符合“汉语拼音”的本意,的确,也是起到一个“拐杖”的作用。
现在看来,“汉语拼音”在生活中真正的功能价值,不仅是认识,而且是使用。比如,汉语拼音在手机上的作用。手机中书写汉字的功能虽然很多,但使用拼音输出汉字(或词语)功能的居多。包括我们平时电脑上网,拼音输入的使用频率也是较多的。再说,《语文课程标准》在“综合性学习”中指出: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电脑键盘上拼音居多。
“怎样记住一个人?认的次数多了就记住了。”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对于汉语拼音的学习,多认是前提,记住是关键。我记得,学生对学习汉语拼音的要求,原来是让孩子会背,会写,会用的。汉语拼音应该让孩子会写的,会用的,会写是会用的基础。比如手机的使用,能熟练地写出拼音字母,就能加快输出汉字的速度。即使使用电脑键盘上网,编辑资料,编写文章,同样可以加快书写速度。
最近,线上教学比较多,我了解了一些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的确,随着落实五项管理规定的要求,孩子们使用手机的机会少了,手机上网也生疏了。即使电脑上网,有些孩子不会拼音输入了,原因是想不起来拼音怎么写了。
再说第二个问题,是关于正确书写汉字的问题。2021年,教育部强调取消一二年级的纸质考试。我也作了调研,在很多网上查看,或者到部分学校去了解情况,也看了一些学校以及老师命制的一些测试试题。我发现:每一套试题里边都有两个基本的内容,第一、把汉语拼音放在了检测的一些题项,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汉语拼音的掌握程度。第二、把考查学生阅读能力作为重中之重,加大了考查阅读能力的题项。
第一点,不再赘述。第二点,我也做了研究分析。在这些试题里,好多地方并没有把一二年级对于正确书写汉字作为检测的题项。我们知道,一二年级学生从入学开始,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积累词汇,培养语感的。课标指出:“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
统编教材中,一年级上册认识生字300个,会写生字100个;下册教材里认识生字400个,会写生字200个。二年级上册认识生字450个,会写生字250个;下册教材里认识生字450个,会写生字250个。两个年级的上下册还有词语表。
教材中,对会认的字,会写的字,也有着明确的要求,符合“多认少写,识写分开”的原则。课堂上,让孩子把这些该认识的字认识了,该会写的字也写了。但是,在取消纸质考试之后,却没有看到在检测试题上体现出来。
作为一二年级的学生,积累词汇是一项主要任务,两个年级两个学年一共让孩子认识多少个生字,会写多少个生字,我们需要心中有数。孩子认识了没有?会写了没有?心中有数吗?
当然了,我们的老师会在自己的课堂上,让孩子记得住,学得会的。但,我们仍然需要作一次检测,拿出一些标准进行一次测评。
因此,我关注的问题是,这些生字和新词,如果没有作一次统一的评价,会不会给中高学段欠下一笔词语大账?因为从三年级开始,学生的主要任务已不再是积累词汇了,随之转向了阅读,还有写作。该认识的字词不认识,势必影响朗读课文,该会写的字不会写,势必影响写作。
对于以上两个问题的关注,我是高度关注,愿与广大同仁共勉,并付诸于研究。首先,作为一个教研工作者,对于小学生各学段之间的学习任务基本了解,作一次提醒。其次,希望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把握教材的整体性,把握学段的连续性,把握教学的策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