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了萧斌臣老师主讲的《无论家有什么“材”——对“因材施教”的再认识》后,深受启发,收获颇丰。讲座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天才”、“偏才”、“常才”和身有残疾的孩子这四种不同类型孩子的教育之道。提醒家长,认清孩子的长处,注意扬长避短,并能针对孩子的长处因材施教,这才是成功的硬道理。下面简单谈几点这堂讲座给我的启发。
一、发现孩子的优点是教育的起点
萧老师告诉我们,家长要有发现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如果不懂得去关注、发现,没有正确的引导、教育,即使生了一个“天才”的孩子,天才也很可能变成庸常之才,就如《伤仲永》一样。
就像天下没有一模一样的树叶一样,世间也没有一模一样的孩子。父母的责任就是发现自己孩子的“与众不同”之处。我们家长要在平时多与孩子沟通,多关注孩子,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所思所想,理解支持孩子的奇思妙想,注重发现孩子的“不同点”、“闪光点”和“动情点”,有意识地发掘、引导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二、扬长比补短更重要
面对目前的应试教育、大班教育,家长们很容易产生“哪里不会补哪里”的思维,比如说孩子语文好,数学不好,就会花很多时间去补数学。这样做并没有什么错,只不过孩子在自己不擅长的数学学习中,会进步迟缓,慢慢丧失兴趣,自信心一点点消失。最后反而会影响孩子学习其他功课的信心。
培养自信的关键在于认识并发掘自身的优势。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比弥补自身的劣势更重要。如果能够把精力集中在自己的优势上,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孩子的自信心也会大增,反过来可能会促使孩子去改善缺点。
所以,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分清主次,重视“扬长”,又不忽视“避短”。不要总盯着孩子的“短处”不放,不要用不当的批评打垮孩子的自信。扬长避短并不是说要让一个人变成“完人”,也不可能变成“完人”。如果谁想把自己所有的弱点弥补起来,成为一个“完人”,这是不可能做到的,而是领到了一张走向“庸夫”的通行证。杰出的人才和凡夫俗子的区别固然很多,但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就是:前者重视“扬长”,善于“扬长”,后者过分看重“补短”,谨慎“补短”。
三、点燃孩子的内驱力,不要用“灌输”去替代“点燃”
哲学家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来悟。这里的“自己来悟”,就是指的孩子的内驱力,是孩子出于内心需要,产生一种学习或做事的动力。
内在驱动力最关键的就是从小唤醒孩子,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是自己的主人。作为家长,要注意降低控制欲,不要包办代替,不要事事插手插嘴干预,而要给孩子机会,感受内驱力的存在,然后经历苦思、策划、实施、失败、再尝试、直至成功(也许并没有)的过程。在过程中,多给予孩子归属感、自主感、胜利感。
在现行教育制度下,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要从孩子的学习目标下手,好的目标会有良好的动力导向作用。引导孩子(而不是代替孩子)构筑理想和阶段性目标,用爱不断传递孩子强大的内力,强大孩子实现阶段性目标和长远理想的愿望,在实践中不断引导孩子相信只要努力,就有能力和方法不断实现这些愿望。
总之,这堂讲座让我对“因材施教”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意识到了自己之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一些不当言行,今后,我将用更加科学的教育理念去进行家庭教育,与学校、老师一起实现家校共育,共同助力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