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说要辞职,来寻求我的意见。
这份工作,她刚刚做了两个月,试用期还没过,这次又做错了事被上司训斥了,而且她认为上司一直对她不满意,还向上面反应她水平差。
我问:“你感觉如何?”
她:“这份工作做得不开心,很压抑。”
“我知道你是一个很积极乐观的人,不开心,应该是与上司关系的问题,压抑,应该是能力上的问题,在这个新环境,你没有活出自己,而这些问题,你到哪里都会遇到。”
一番开导之后,她决定继续做下去,并努力尝试沟通解决,我很开心,她最后给我的留言是——反正都是跌跌撞撞,那就尽量开心吧,真庆幸,在我20几岁时,我还有犯错的资本,也让我明白了一些东西。
其实,大部分时候,自己,才是一切的根源。
当一个人,在一个无法展现自己生命力的环境或者人身边时,他就会消极对待,甚至封闭自己,同时伴随的还有他压抑和难受。一旦如此,他就不是自己了,他就会倾向于选择逃避,就会倾向于将自己适当封闭起来,好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内向世界中自己说了算。
有些人,常常会被贴上“宅”、“拖延”、“迟到”、“好忘事”、“效率低下”等标签,症结可能就在于——不能在外部世界做自己,毕竟一个人的外在表现,是由他的内在意识所决定的。
所以,我们才要聆听自己的感觉,不过于压抑自己,尽量成为一个有活力的人。
什么是聆听感觉?
小时候,你到处乱跑乱撞,突然摔倒了,摔破了皮,你哇哇大哭,家人跑过来说——乖,不疼不疼,乖,不哭不哭。
乖乖的事另说,疼不疼就很明显了。怎么会不疼呢?能不疼吗?其实,我们只需要静静地陪着安慰他,让他疼一会儿,哭一会儿,就足够了。并告诉他,等一下,疼一会儿就不疼了;下一次,注意下就不会摔倒了。
我越反思,越觉得对不起前任。首先,我没有感受她的感受,一直以来,我仿佛都在表达:我比你懂得多,我可以帮你分析解决,我知道你是谁,而你不知道,所以你应该听我的。相反,事实上,我应该尽量不干涉她的行为,充分聆听和尊重她的感受。
什么又是有活力的人呢?
首先,你要清楚,这个世界上的人千差万别,你怎么能用一种方式对待呢?所以,面对不同的人,你完全可以也应该使用不同的方式。世界是变化的,你也是变化的,你也并不是要只做某一种人。相反,更好的方式应该是,该做什么样的人时,你就能够随时转换。你既可以温柔如天使,也可以严厉如恶魔,你自己可以转变。
其次,我越来越觉得,如果我们只能正常地工作生活,那真是太没意思了,也太可怜了。活出自己的生命力,而不是被文化世俗,社会规范所教化和束缚。
总之,一句话——在不伤害/影响他人的情况下,我想怎么行动,就怎么举止。
我常常想,如果让我回到过去,我会更加疯狂地读课外书,看电影,打球,学音乐和美术,向我暗恋多年的女孩们表白,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精彩,做一个活力四溢的人,成为一个有生命力的人。
反过来想,现在不就应该这么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