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东西不是别人能感化和教出来的,而是要靠自己悟出来的,这个要叫做经历。
最近看了这么多旅游攻略,发现你在一个地方待久了,其实越以为了解这个城市,其实越不理解这个城市。
其实在深圳待了3年,感觉应该很熟深圳,当向别人推荐时突然发现不太熟,不知道什么地方好,好在哪里。
这个就是叫做越喜欢一个城市越不知道这个城市好在哪?
说明这个城市还是很有魅力的。
还有旅游久了,其实会发现旅游是很累的地方,衣吃住行都得考虑。
旅游久了,你还会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比如什么城市,什么人
以前会觉得旅游还有考虑什么方式去?自驾、跟团,还是和朋友。
我只想说,自己怎么喜欢怎么来。
随着去的地方多了,旅游的形式体验多了,还有什么可以创新的吗?
我反倒是渐渐不喜欢跟团,更喜欢一个人那种随性,自在,无拘无束。
最近一周看到的一句话:就是教,是最好的学。
如果你说,旅游我还有什么没有体验过的,那就是户外搭建帐篷,风餐露宿。
其实旅游也是能够省钱与挣钱的
省钱就是少买、少吃,多看,多学习,多体验。
挣钱一个是当周末的兼职导游,要不就是成为体验达人带别人体验你所在的城市(Airbnb)
不要把自己介绍的太过厉害,其实你会发现很多不如你的人,都会不去认识你。(想出名,就是要脸皮厚,吹自己,比如自己看书几百,这个读书能力其实很多人学不来)
对于那次与主播互动,发现首先互联网很难了解一个人,只能只言片语通过了解,这样子很容易别人恶语相向给重伤,甚至别人会觉得你吹牛皮,这个时候,我们要学会的是计较还是宽容以待?
还有就是通过他的沟通,你学习到了什么?
主播说:如你的人,没有时间关心你。
不如你的人才会讨论你。
我觉得应该这样说比较对:如你的人,忙的没有时间关心你,吃饱了没事,还不如你的人才会闲工夫讨论你。
其实,我们会发现一个人讲话头头是道,其实才是纰漏百出。
很多人聊天喜欢断章取义,不了解清楚状况后,就胡言论语凭借自己的经验对别人乱通一说。
这样想想,我好像也对唐英莲嗤之以鼻,整天谈论钱,其实只是刷刷流水,没有挣到什么钱。
对于旅游:老一辈可能会说:有钱到哪都好玩?
其实是玩的开不开心的问题,好不好玩,其实都是一个样!
我感觉现在是出门旅游太方便,反倒钱多也好,少也好,自己怎么玩的开心怎么好。
我发现我做全面的旅游攻略,不是为了让自己行程更加充实,而是更加有选择权。
比如周三和同事一起去七娘山,但是手机没电,天气又好热,就先选择了去附近的大鹏古镇和较尾场沙滩。
不知不觉就到3点多了,爬山的乐趣就消失了。
其实你会发现,人是多变的感性动物。
计划去香港哪哪玩,但是你突然发现有的地方可能玩了想多玩一会,有的地方去了就匆匆而过,毫无兴趣。
其实你还会发现,人是喜新厌旧的。
旅游久了,审美疲劳就好多。
发现到哪都是千篇一律。
还有就是,看了攻略可能会感觉了解这个城市以及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但实际上好奇心在满足的同时,可能期待感会随着不喜欢而下降或他人的情绪、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