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发来了儿子去圣地亚哥旅行拍的照片。真是很漂亮。用她的话说“电线都是美的”,赞赏之情溢于言表。我不太懂摄影,不过也觉得照片颜色真鲜艳,层次感很丰富。就一个字美。
我跟她说拍这么好,应该给儿子买个好相机了。因为前阵子她还为这个问题纠结,跟我讨论过。起因是,儿子提出要换一个比较好的相机,她当时回绝了。理由是,儿子手中的相机去年才买。还没玩多久,就想换新的了。她怕惯坏他。
“我怕养坏他了,以后不知道怎么去奋斗,帮我分析一下这种担忧正常吗?老是一边满足他一边又担心他以后废了……”她发给我这样的感慨,还建议我写篇讨论“穷养富养”的文章。
“富养”是现在很流行的说法。不是都说女人和小孩的钱最好赚。特别是为了孩子,吃穿用度学习娱乐,“花钱如流水”是件再正常也不过的事了。“富养”孩子,已经成了大部分人的共识。但肯花钱就算是“富养”吗?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富养”?
现在有条件的家庭,给孩子吃得好点,穿得好用得好点,那都不算什么。最贵的可能就是孩子的教育。先不说学区房了,就算你只是进了一个普通的学校,上普通的班。光从小到大,补课这一项的花费就是一笔惊人的开支。
以前,都是升学考试之前才补课,现在已经发展到学龄前就开始补课了。家长们对各种补习班的热情不减。但是,孩子在这种压力下,可能并没有提升学习质量,反而造成了很多心理的问题。
说到“富养”,家长觉得花了这么多钱,这不是“富养”吗?其实,我们应该考虑花的钱究竟让孩子得到了什么?
“富”不仅仅指“财富”。我觉得还有一个意义就是“丰富”。孩子的生活是不是因为我们的“富养”变得丰富多彩了呢?他们有没有因为我们的“富养”变得更快乐,人格更加健全?或者我们只是一味地觉得,只要给他最好的就是了,忽略了我们眼中的好坏跟孩子的标准是不一样的。
从小到大,我们用大把金钱投入在他们的学业上。也许只是花钱把他困在了分数的世界里。即使能够考上名牌学校,取得好成绩。孩子的生活也未必是快乐和有意义的。作为家长,我相信每一个人,都愿意倾囊所致为小孩付出。但是,把钱花在哪里,怎么花,还真是一门值得探讨的艺术。
朋友的孩子其实很优秀,复旦大学心理学毕业后,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学习上他基本不要家长操心。对自己的前途也很有打算。不过用她的话来说,儿子不是一个对自己要求太高的人。学业上以通过为标准。所以,还有大量的时间,基本都花在他自己的兴趣爱好上。
孩子非常喜欢旅行,一有假期,就闲不住往外跑。现在,到了美国更加自由。短短半年时间,已经跑了很多地方。他还有一大的兴趣,就是摄影。所到之处,会留下很多好照片。所以孩子跟妈妈说,想换一个更好的相机,留下旅途上最美的风景。
朋友有点担心他花钱大手大脚,不懂得赚钱的辛苦和珍惜现在拥有的生活。我倒是觉得她多虑了。在我眼中,这个孩子的兴趣是非常健康的。能够经常出去看看世界,开阔眼界。能够有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把碰到的景物拍下来。说明这个孩子内心非常阳光。有向上,向善,向美的心灵。他想要更好的相机,把照片拍得更好,这本来就是一个不断追求完美的过程。家长有能力就多支持鼓励他吧。何况,他也比较有头脑,没有因为玩而荒废学业。
“富养”孩子,去帮助他们拓宽自己的眼界。用比较开阔的思维方式面对人生。让他们多接触美好的事物,培养好的品位,提高识别和鉴赏能力。
当然,这些能力的培养,相当一部分是需要花钱的。不过我相信,更多地让他们感受到,家长不求回报的支持和爱护,比花钱更有意义。孩子在我们无私的爱里得到滋养。在他们今后面对人生的坎坷时,会有勇气去面对。因为我们的爱永远是他们坚强的后盾。
多花点时间陪伴他们,交流思想;多带他们出去看看,接触大自然;引导他们跟优秀的人交朋友,从别人身上汲取养分,更好地成长。还有很多地方,并不需要花钱,一样可以“精神富养”。
在这些照片里我看到了一个年青人的积极向上,热爱生活。也很理解一位母亲的矛盾爱心。(欢迎朋友们留言讨论,感谢文中朋友提供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