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鲁克在序言里说,《旁观者》写作目的是刻画一些特别的人,以及他们的特立独行。他强调人的多变、多元以及独特之处。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德鲁克把自己抽脱出来,观察周围的世界,从一个个形态各异的人物身上去发现真实的世界。而我读这本书的视角是把自己也做一个旁观者来观察德鲁克是如何旁观他的世界的。他的世界我们没有亲身经历过,但是我们可以借用德鲁克式的“旁观者的眼睛”来观察我们自己身边的人和事。
第一部分的题目是“来自亚特兰蒂斯的报告”,我们知道亚特兰蒂斯是传说中沉入海底的文明。而这部分选取的5组人物他们都出生在19世纪,故事发生的主要时间段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这是自欧洲社会从自由资本主义过度到“新工业时代”的分水岭。在这个变革期,旧世界会不可避免的沉入海底,而此时的人们有的极力挣扎、有的欢呼雀跃也有人无动于衷。
这本书大体上是从人物所处的时间来编排的,但是也有很大的延展性,并不局限于某一时点。空间上也随着人物的经历的转换跨度非常大,让我们体会到了一个更完整的社会风貌。人物选取上,既有籍籍无名的小人物,也有政府要员,世家贵族以及学术精英。每个人的生活背景不同,成长环境各异,性格以及成就天壤之别。但是,在德鲁克笔下他们都各具特色,个性鲜明,让人过目难忘。
1.时间长度
德鲁克的一生跨越两个世纪,经历战火、萧条与繁荣,阅历异常丰富,这是他的作品内容厚重坚实的原因之一。但更为重要的是,作为旁观者的德鲁克具有延长自己“生命”的能力。他观察到的不仅仅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件,透过事件背后的事件和人物背后的人物,他徜徉在时间跨度更大的历史长河中。
通过奶奶的故事看到了18/19世纪的欧洲的社会百态,不同时代的人们对音乐、通货膨胀以及战争理解的巨大差异。旨在给读者展示一个真实的世界,而不是正确的世界。赫姆、和吉尼亚、伯爵、以及两位老师的故事也起自19世纪,结束语二战后。这些事件德鲁克并不一定能亲自观察到,但是通过故事中人物的叙述而把那个时代自然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2.空间广度
德鲁克出生和成长于在奥地利,求学于德国,在英国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最后在美国建立自己的伟大成就。这些经历在我们看来已经足够宽广,但是德鲁克给我们展示的更加丰富和多元的世界。
从奥匈帝国到以色列,甚至遥远的中国都通过故事中的人物串联起来,而呈现出来的是一幅栩栩如生的立体画卷,仿佛行走其中,但又随时穿越,从一个空间切入另一个空间毫无违和感。
3.人性厚度
所有的故事都是在讲述人性。德鲁克认为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存在,试图去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把它展示给读者。
无论是常常自称“愚蠢的老太婆”的奶奶,还是其貌不扬的老师苏菲和艾尔菲这些小人物;还是赫姆、伯爵和弗洛伊德这样社会上层人士,他们都有人性中不为大众价值观完全接受的东西,但是也有那些人性光辉的闪光点,而这些杂糅的人性才是真实的人性。德鲁克用近乎白描的手法呈现出来,却异常真实和生动。
德鲁克是讲故事的大师,但我无意过多透露故事的细节和我读这些故事的感受。毕竟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兴趣的可以找来读一读,自己感受一下德鲁克观察到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