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产业创意这活儿,可真不是人干的!
在国内,想做电影电视剧你得有两把刷子,还得跟对人,丁晟跟着成龙大哥做了《大兵小将》和《警察故事2013》,再加上两部《硬汉》,上蹿很快,到2015年靠着《解救吴先生》名利双收;要么你就去国外镀层金,而且还得是好金,李仁港去加拿大溜达一圈回来,慢慢的也做出了《见龙卸甲》《锦衣卫》《鸿门宴》《天将雄狮》;实在不行就只能混网剧圈了,叫兽混出了《万万没想到》还算差强人意,郑保瑞的《盗墓笔记》就只能欲哭无泪了;再或者,你是大拿,玩儿跨界什么的,没见小四的《小时代》和韩寒的《后会无期》都玩儿的风生水起吗?
国产片就是个雷,好不好端的看运气!躲过了那皆大欢喜,不走运沾一身屎洗都洗不掉!这些还算“成功”的背后,是故事创意的萎缩,上面的一堆电影,能下嘴的可真没几部。
时至今日,故事创意已经成了干涸的源泉,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以至于好莱坞没完没了的搞续集,动不动就先来个三部曲什么的;国内是风风火火的搞起了大IP,《盗墓笔记》完了《盗墓笔记2》,再来个前传《老九门》……心好累!但作为故事创意关键一环的编剧,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国内就不说了,抄袭拼凑炒冷饭,能用的歪门邪道全用了,眼看着资源见底,就打起了热门IP的主意,结果越陷越深越拍越烂;国外也好不到哪儿去,一个好创意从出现到生产,怎么着得一年多,过五关斩六将的搞定了制片人、导演、演员、出品方,终于在电视台播出了,还得面对随时被砍的风险,观众不喜欢了,那就来回改戏吧,准没跑!
先说国内,大IP的持续发酵,各类影视作品如雨后春笋涌出,叫好叫座的却不多——
天下霸唱的《鬼吹灯》一分为二,虽然《九层妖塔》和《寻龙诀》都票房大丰收,评价就不那么给面子了,要不是因为《九层妖塔》自己作死丢掉了盗墓情节,《寻龙诀》也就没那点比较优势了;南派三叔的《盗墓笔记》就更不用说,一句“上交给国家”就引发了无数吐槽;相较于《匆匆那年》《何以笙箫默》网剧的大红大紫,电影版显得没一点诚意,《万万没想到》算是中规中矩,也就《屌丝男士》挽回了点儿颜面;《致青春》《狼图腾》《后会无期》算是抱住了原著小说的威名,但也是无力继续攻城掠地;由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红高粱》更是在刚开始的风光无限后,掉头往下一路沉底,直至悄然无声;还有最热门的大IP——《西游记》,经过无数的改编创作,最经典的仍然是86版电视剧,将近三十年后才出了部《大圣归来》,赞扬声还围绕在动画技术上。
就影视创作规律而言,以编剧为核心的电视剧制作模式是最容易出经典的,这也是目前英剧美剧韩剧的主流制作模式,虽然免不了烂片出现,但每年总能掏到黄金。
国内军师题材的《士兵突击》《亮剑》算是最早的尝试,但也只是过眼云烟,一个编剧搞定几十集剧本的粗放式创意,仍然占据了主流,往后也仅仅有《武林外传》《龙门镖局》《爱情公寓》等几部硕果仅存。倒是网剧领域时常出现惊喜,以《暗黑者》《余罪》为代表的悬疑剧收获颇丰,只是鉴于审查尺度的原因,不能走进千家万户的电视台,甚至陆陆续续有一些直接被下线。
国外的电视剧市场每年都能爆发惊喜,老牌的《行尸走肉》《生活大爆炸》一直坚挺,新出的也有《纸牌屋》《神探夏洛克》《真探》接过大梁。
电影的话只能用灾难来形容,我们从近几年的进口片就能窥探个大概:好评如潮的《速度与激情7》《美国队长3》《功夫熊猫3》《钢铁侠3》,不那么好的《变形金刚4》《复仇者联盟2》《碟中谍5》,还有国外兴奋国内遇冷的《星球大战7》,都在挂着续集的名头招摇过市;目前还能保持旺盛的创作活力的,也就只剩下动画电影板块了,靠着《疯狂动物城》《小黄人》《头脑特攻队》《超能陆战队》《奇幻森林》的爆发,算是不负众望;剩下的还能拿的出手的非续集,也就是《王牌特工》《火星救援》和跳票十年的《魔兽》的灵光一现了,连《侏罗纪世界》都是《侏罗纪公园》的“变异续集”。
电影是高投资高回报的资金密集型产品,其强大的商业属性导致了当下这种局面的产生,资本追逐利益无可厚非,但这种泡沫的背后,是对原创空间的压制和阻碍,市场和投资那么多,当然倾向于选择更安全的制作方式,而大IP和续集恰恰满足这样的条件,一个耳熟能详的电影名字,在节省大笔宣传费用的同时就能吸引观众走进电影院,其风险也更低。
就如同克里斯托弗诺兰和他的《星际穿越》,虽然凭着他巨大的影响力和以往的高质量作品口碑评价,《星际穿越》也拿到了7.55亿美金的全球票房,但和他之前的《蝙蝠侠》三部曲的24.34亿,《盗梦空间》的8.3亿还有不小差距。(通货膨胀因素)
热门IP和续集霸屏的现象并非人为操纵,是市场选择和优胜劣汰的结果,但随着受众观影需求的变化,这种现象也会逐步扭转,毕竟谁不希望看到更多更精彩的电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