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湖大堤修筑历史悠久,它和大运河现已联合申报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在这次联合申遗中,洪泽湖大堤周桥月潭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周桥月潭又俗称周桥大塘,那是因为它的形状象月亮而得名。那么周桥大塘为什么会呈现月亮形呢?这得从洪泽湖大堤溃坝与补修说起。
史上洪泽湖大堤经常会溃坝,年年修,岁岁决。溃堤修堤就如俗话所说:“日费斗金,经不住西风三浪。”
由于洪泽湖面水域宽阔,湖底浅平,湖面海拔比大堤东侧的平地还要高出数米。每年秋冬季节,偏西的大风兴起的时候,风浪能把湖水兜底翻起,浪头有时能高过两三丈。旧时陡壁式的石工墙,面对湖水浪头,既无滩涂遮拦,堤前又不象现在修有石工护堤坡,因此陡壁式的石工堤经不起呼啸而来的巨浪反复撞击。
当时的大堤虽然修有石工墙,但是石工墙的根基其实并不稳,石工墙的地基都是木头的梅花桩(亦称马牙桩),木头长期浸泡在水里不仅容易松动,而且还会腐烂。每块重达数百斤的十几层条石砌在木桩底座上,上硬下软,本来就摇摇欲坠,在巨浪反复冲击下,在石工墙薄弱的地方只要有三两块条石被冲塌,那么整段石工堤就会即刻溃决。
一旦决堤,由于湖底比大堤东侧的平地还要高,这时决口处的洪水就会如瀑布一般向东倾泻而下,就会把大堤东侧的地面冲涮出一个深塘。
大堤决口后就要补建溃处堤坝,补修的堤坝必须绕过深塘,从深塘四周较稳固的地方选址而建。补修的堤坝一般要离决口深塘五、六十丈,补修的堤长也就数倍或十数倍于原溃决的堤段,需要绕冲涮出的深塘一大圈。
补修的堤坝与决囗两端的大堤连接后便形成一个弧形,被补修的堤坝半包围的深塘形状如月,故叫月塘。如果事后再修复原堤,就形成两个大堤抱一池的形状了。
周桥大塘就是洪泽湖大堤决堤后冲涮而成的。那是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冬天,朔风骤起,水势猛烈,浪头高达两三丈,湖水冲过堤顶,加上寒风凛冽,水流立刻变为冰凌,漫堤之水,都化成了冰晶琉璃。挟有冰凌的恶浪在狂风助推下撕开了周桥段的石工墙,湖水破堤而出,冲成了一个深达二三十米深的大塘。
溃堤后的周桥大堤段,经林则徐等能臣多次补修,直到大清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用了六年多时间才最终修筑成月堤,将周桥大塘囿于其内。
补修后的周桥月堤长二百二十余丈,顶宽十丈。后来,周桥大塘西侧的迎湖外堤又加修了一道石工堤,这就形成了一个封闭形的半月形的深水塘。
周桥大塘里的水是从湖里通过后修的外堤洇透进来的,因此大塘里的水清澈见底,明镜如月,而且塘内鱼虾、龟鳖等一应俱全,在水中个个清晰可见,整个大塘好似一个天然的专门供人观赏的水族馆。
早些年,来到周桥大塘时,还能看到这个古老而又神奇的月塘,它的形状如月,水清如镜,深如龙潭,称它月潭,真是名符其实。
周桥月潭在当地渔民中有时也称瓮塘,因为它又圆又深,像个旧时盛粮食的瓮子。以前,渔民经常在这个深塘里捕获到百斤左右的大鱼以及几十斤重的甲鱼等。因为在月潭中捕鱼,要比在湖里捕捞容易得多,真如“瓮中捉鳖,十拿九稳”,所以瓮塘的名字也就在渔民中叫开了。
到了1976年,因为大堤防震抗震的需要,人们将周桥大塘由原先深二三十米用土填到现在几乎与大堤东侧的农田相平,这便使夕日的月潭干涸了。周桥大塘失去了水,也就不成有水的月潭了,便也失去了它原先诸多靓丽的容颜。
其实,象周桥月潭补修的这样弧形石工堤在洪泽湖大堤上还有很多,只不过在迎湖面再补修一道大堤的绝无仅有,现留存的就只剩下周桥大塘这一段了。
由周桥大塘修补溃堤来看,这大概也是现在的洪泽湖大堤之所以弯弯曲曲有一百多道弯的一个真正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