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
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
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
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
初次听到华坪女高校训,内心是震撼的,好一群壮志凌云、敢于亮剑的女子。“七一”勋章授勋仪式上,张桂梅走入大众视野,其数十年如一日为大山中的女孩子争取学习改变命运的机会的付出,让人心生敬佩。
以张桂梅为原型的电影《我本是高山》登上荧幕,上映前就引起轩然大波,编剧不得体的破防,电影频道发声,各方争议不断。
未窥全貌难免有失偏颇,终于等到上映,能从观众的角度来说一说,大家为什么那么生气。
女性群像的集体抹黑
我本是高山立意本是张桂梅校长帮助贫困山区的女孩子,因为家庭贫困或者重男轻女等原因导致辍学,给她们一个读书的机会,走出大山,追逐梦想的故事。
然而影片的细节演绎,有意或者无意中,充斥着对女性群体的集体抹黑。
电影开篇的开学典礼,面对未完工的校舍和老化的设备,观众没有看到在艰苦环境中一心向学的坚持,镜头对准的,是女孩们的不屑一顾,是为了免费食宿占便宜,是一种只会出现在失足少女脸上的傲慢与不以为意。
而一转头,就是她们逃学去网吧,迷恋化妆喝酒的画面。老师在网吧抓捕学生的场景,是不是很熟悉,只不过常识中更多是出现在城市里调皮男孩的身上,这里强行按在贫困山区生活都难以为继的女孩子身上,显得格格不入。
这种群体性的刻画一开始就给观众带来一种生理性不适。有过读书经历的人会知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学生时代女孩子懂事又早,翻山越岭来到学校,好不容易得来的学习机会,从她们脸上,看不到求学的渴望和农村孩子的质朴,只有吊儿郎当和嚣张放肆,电影的基调就建立在让观众浑身不舒服的基础上。
镜头聚焦课堂,来山区授课的女教师徐影影,不是出于对教学和学生的一腔热爱,甫一出场,就对成绩差的学生阴阳怪气,甚至骂她笨,用书砸学生的头。这种教学态度,只会让观众联想起自己学生时代毁人不倦的老师,不该出现在贫困山区的女高里。
不仅如此,被校长批评要求向学生道歉时,女老师的反应是在会上当众摔东西砸盆,骂校长神经病,像个中二少女。坐在电影院里的观众,怕是会忍不住在心里骂一句,这电影神经病吧!
女学生和女老师,在电影中都变成了不服管教的形象,只会撒泼耍横,充满了戾气,尖酸刻薄,没有这个年纪该有的朝气与美好。
相反影片中的男教师,形象光辉而灿烂,赢得了学生的认同与支持,这与我们生活中遇到的,面对女生的困境,女教师更容易共情并伸出援手的常识不符。
争议最大的酗酒家暴的母亲,原型是酗酒家暴的父亲,这种性别转换的改编,在这部电影的主题下就非常违和,同时也不符合山区母亲的的实际形象。在贫困山区,酗酒家暴的母亲少有,被逼喝农药的母亲可能还多些。
种种细节,让观众如鲠在喉,离谱与愤怒共振,严重影响后续情节的观感。
偏执狂的独角戏
张桂梅校长在电影一出场,就像个一意孤行的偏执狂。
强行开学导致典礼场面一片混乱,主任不满,学生不解,满场哄笑,连驴都在一边看笑话,发出刺耳的尖叫。这里却没有给出如此执着的理由,以致于片中胡歌饰演的丈夫都说她,像是一个人的独角戏。人物的行为逻辑难以理解。
和纪录片相比,电影把张校长一身伤病,满手贴满膏药,手持喇叭的形象学了个十足,却没有学到张校长的精神内核——对学生、对老师,用温暖和爱去沟通,就不会遇到师生的抵抗。
现实中丈夫去世,身患二十多种疾病,张桂梅总觉得要做点什么对社会有用的事情。她一生无儿无女,管理的福利院收养了172个孩子,她把爱都给了他们,像妈妈一样护着那些孩子们。
而电影中的张校长,更像个不近人情的老太太,强行逼着学生剪去留了很多年的长发,要求老师取消周末和休息导致众叛亲离,拿着喇叭在学生吃饭时不停催促,将生孩子与工作尖锐对立,甚至不允许孩子生病的老师请半天假带孩子去看病。
这些过于边缘化的场景和极端强迫式的关系描写与人物形象主题不符。
叙事转折生硬
观众难以共情,很多时候是故事叙事水平欠佳,转折过于生硬,以致于人物行为逻辑、情感变化、内心选择未充分表达,直接告诉观众结果,强行接受的故事结局导致。
比如,上一个镜头还是一片混乱的课堂秩序和无心向学的精神面貌,一场暴雨过后,学生们一夜之间就变得积极向上、众志成城的拉起被大雨冲倒的旗杆,并且热爱学习了。她们转变的原因是什么?暴雨中老师们精神的感召?亦或是艰苦环境激发了对学习的热爱?电影并没有着墨太多,只是让观众接受,哦,她们突然就爱学习了的事实。
类似的场景还有很多,山月死后逃学打工的山英,看到张桂梅出现下一个镜头就跟她回学校了;
山英全族来学校抢人,全校师生突然喊起“山英加油”,上一秒还凶神恶煞的山英家人下一秒就胆怯让步了,山英的内心选择一带而过;
以及学生们突然就成绩突飞猛进,集体身穿校服高喊校训的励志画面......
一切都是那么突然,人物形象通过口号式的喊出来而不是演绎出来,显得苍白而生硬。
理想和信仰的缺失
张桂梅的事迹为何感动人?因为她坚定的信仰和无疆的大爱,为他人之不所能为。
她看到了大山里女孩子的艰难,因为家庭经济条件差、重男轻女等原因,为了给儿子娶媳妇早早把女儿嫁人换回彩礼,大山里的女孩很多没有学习的机会,只能重复上一代的悲剧,想救她们脱离苦海并不容易。
张桂梅对年轻的女孩子们说,来了学校,就什么都不用怕了,选择女高就要坚定信仰。她翻山越岭去家访,做家长的思想工作,解决学生家里的困难,让她们没有后顾之忧的学习,路上甚至摔断了几根肋骨,坚持骑着毛驴打通教育扶贫的最后一公里。
红梅赞,是江姐坚强不屈的英雄赞歌,也是张桂梅最喜欢的歌曲。
女高的孩子们,面对极差的学习基础和贫困的生活环境,抵御着家庭的重重阻力,成长为一朵朵怒放的红梅,不惧严寒,九死亦无悔。她们用百分之百的上线率,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
真实的力量重若千钧。
信仰在那片土地上不是一句空话。当十七个老师走了九个,学校难以为继的时候,张桂梅发现剩下的八个老师有六个党员。她想到,在抗日战争时期,只要一个党员在,阵地就不会倒。六个党员的女高,就是她们要守住的阵地。张桂梅发动党员教师在党旗下宣誓,后面哭声一片,最后的义无反顾,是信仰的力量。
所以女高的孩子们以信仰为支撑走过那段艰难岁月,成长为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成长为社会的脊梁。毕业后,也义无反顾的回到女高当老师,将信仰的力量传承下去。
这种精神,才是真正打动人心的地方。
而这部电影,在深挖核心精神和立意格局上,都显得太小了。电影的最后,张桂梅和学生教师的对话中,亲自将她的奉献归于对死去丈夫的缅怀与对现实的逃避,更是落入了小情小爱的世俗套路中。
这也是当下影视剧普遍存在的一种刻板印象。
描绘女性成长时总要有一个光辉的男性形象,在关键时候力挽狂澜,救女主于水火。《好事成双》中女主重返职场,是依靠事业成功的男二帮助她扭转危局;《无所畏惧》里女主被陷害入狱,需要更专业睿智的男主在关键时刻帮她找到证据。
何时能够正视女性依靠自己独立成长,不依附于他人,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