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小伙伴们准备面基聊聊职业选择问题,看到健哥发出准备工作的时候有点慌,一是突然觉得活动变得有点严肃,二是我平时思考的东西好像跟大家想聊的不一样。
自从两周前预定参加这次活动以后,会不经意间看到听到遇到给我相关启发的事情。理性一点来讲,是我在心里锚定了一个主题,会特别注意到相关的内容。神棍一点来讲,全世界都在帮我思考这个问题。
或者用「问题」这个词来形容关于职业的思考有点不合适,因为这不是一个「需要解决掉」困扰,虽然我的确因此而焦虑,有点矛盾啊。语言的限制性嘛,姑且就用这个。
白天看完骆骆写自己和老公不同探索过程的职业选择,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原来有人跟我很像。很明显,我更接近于骆骆描述的「后天型」。市面上我所看到的关于职业选择的指导,都近乎于有一个同样的底层逻辑:职业选择是一个确定的答案,努力去找就找得到,其中的关键在于方法和付出的程度。而我是最近一段时间才发现,自己绝大多数时间的焦虑,并不来源于职业本身,而来自我「不清楚应该怎样」这个问题。
这是一个常见的悖论式的问题:目标很重要,但如果找不到目标,「找到目标」就会变成一个目标。然后我把自己困在了原地,焦虑地转圈。但是,我从来没有想过,到底什么才是目标,目标虽然重要,但对我而言是最重要的吗?
最近在看《奇葩说》,职业辩手们常常用一种类似的套路:先去解释他如何重新定义标题,找到关键点以后,再围绕这些点去补充论据,得出建立在他设计的逻辑框架下的结论。用李松蔚老师的理论打个比方,就是「解构」后再「建构」。
在我看来,职业选择,甚至人生选择都和打辩论很像,我们要先去「解构」某些问题对我们自己来说,意味着什么,重要的是什么,然后再去「建构」自洽的结论。因此,我们所做出的选择,必然也不是通用的,或者说也许只符合我们自己。
我真的灵魂拷问过自己,职业或者说工作,到底是什么?当我把生活打碎成一个个以时间、空间、行为、感受等等的碎片以后,就会发现,过去所谓工作或者职业对我的定义,只是某些被挑选出来的碎片打包而成的「组合」。比如,职业要能带来收入,能客观地展示出专业性,是主要时间的投入,持续性的,不断学习的,有热情的…然后就会发现,这与生活中其他事情难以清晰地分割对待,而我们是在试图找出所有特征都符合我们期望的完美组合,并称之为理想的「职业选择」。我相信,这种组合一定存在,但我的问题在于,先去确定这个组合是什么,是不是真的那么重要。
不在表现形式上「打包」,是不是可以呢?今天看到一个关于所谓「灵性导师」的讨论,观点是「依法不依人」。虽然他用来讨论那个领域的问题,但在我看来与职业选择也是相通的,他讲,不是开悟了才能当导师,同样的,不是要有什么特别的标志,才能说是职业的,也不一定必须先变成职业的,才能做什么事情,达到什么状态。比如喜欢心理学一定要成为咨询师或者投身这个行业吗?如果没有可以称之为「职业」的证明,就不能做相关的事情吗?我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收获很大程度的内在成长,甚至帮助老妈改善了她的状态和我们间的关系,还让我开启了其他领域的兴趣,认识了相处愉快的朋友。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与一份工作带给我的价值,没有本质的不同。
我唯一所能确定的,是自己在每一个当下的感受,而不是下一刻所发生的事情。当把职业开放成行为和感受组成的一系列片段的时候,就没有确定的职业了,或者说,都可以称之为职业。比如,我用「全天制」描述我现在的职业就是:常规工作时间的日常,是做与某个行业相关创造类的思考和表达,偶尔沟通讨论,带来大部分的收入;非常规工作时间的日常,是做写作等有兴趣的事情,和家人相处,偶尔见朋友聊天。而目前对这一个「职业」的转换,是通过微调其中某个小环节实现的,例如增加投资带来的收入水平,调整兴趣投入时间,挖掘常规工作时间中创造性内容的成长价值等等。没有努力去寻找,我反而觉得自己生活中喜欢的事情更多了,好像离那个缥缈的目标更近了。
我好像把「职业」都解构掉了,建构了一个看似为了合理化的四不像。正如李松蔚老师说的:一旦意识到不同选择的存在,就永远失去了「确定性」。这某种程度上给我带来了解脱感,但同时也要承担一些代价:我失去了评价选择的标准。职业选择带给我的焦虑和困惑,也许,也就变成了如何与失去确定性的恐慌相处吧。
参考阅读:
https://mp.weixin.qq.com/s/s7EdrmjJqZ7GYSYipdIPGA
https://mp.weixin.qq.com/s/xbjGfJraDFhnNbt8kSqUUA
https://mp.weixin.qq.com/s/bwKFIb5BSZ9xA-Prvds4ag
https://mp.weixin.qq.com/s/dKQVAKWrMsq8kSOfAcpg0w
2019/11/20 (294/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