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村上春树的散文集《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与其说是散文集,按照作者自己的话来说,倒不如说是“以跑步作为基轴的一种回忆录。”在看这本书之前,其实我也算半个跑步爱好者。当我为自己能够一周跑量达到30公里的成绩而沾沾自喜时,作者的跑步态度及坚持的毅力给了我当头一棒。
“每周六十公里,一个月大约二百六十公里,于我而言,这个数字便大致成为跑的认真的标准。”对,作者就是以这样惊人的跑量一直在坚持的,一跑就是二十五个年头。二十五年意味着什么呢,我想这对于我这样一个自身年龄还未满二十五岁的读者来说,恐怕难以理解这其中所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大概会有很多读者在初读时都会与我有同样的感受,“为什么一个写小说的不好好写作,非要每天跑到户外去跑步呢?”
后来,我找到了答案。
村上在文章里是这样给我们答复的,“我写小说的许多方法,是我每天清晨沿着道路跑步时学到的,是自然地,切身地,以及实际地学到的。我想把这二十五年来一直在路上奔跑,一面片段式地思考的东西集结成书。”村上还说,“跑步是我日常生活的一个支柱,只要跑步,我便感到快乐。”何其动人质朴的一段话,当我在书的扉页上看到这段话时,我就不由得对村上感到由衷地敬佩,并且改变了我一直以来对村上这个专业小说家的刻板看法。最为重要的是,他成为了我在跑步的道路上一盏永久不会熄灭的灯,为我在垂头丧气或难以为继时照亮跑步道路上的光明。
当然,我也并非有必要去追随村上春树的月跑量,更加没有必要为了自己与他的跑步经验相对匮乏而自馁。我想,我应该学习的是村上春树的这种能真真正正地花费二十五年的时间去坚持做一件事情并且从未间断过。现在想想我之前自己在跑步时的内心活动,觉得跑累了便可以停下,甚至遇上刮风下雨的天气时便果断地放弃了锻炼。那我又为了什么而去跑步呢?既然我可以放弃,那我又为什么要开始呢?
我想,当我读完了《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时,我的内心找到了答案。
“不管怎样,反正得坚持跑步。每天跑步对于我来说好比生命线,不能说忙就抛开不管,或者停下来不跑了……坚持跑步的理由不过一丝半点,中断跑步的理由却足够装满一辆大型载重卡车。”的确如此,我们只有像作者说的那样,把那“一丝半点”的理由一个个慎之又慎地不断打磨,见缝插针,得空就孜孜不倦地打磨它们。
我读文学读物时有一个与人不同的习惯,我习惯把自己喜欢的情节或者内容放在那里搁置一段时间再去看,这样仿佛我再次拾起的时候比先前更多的享受了这个过程一样。但是,村上的这本描写跑步的回忆录,我却是一口气读完的,并且第二次第三次地重新翻开它。因为看村上跑步的过程,看他一路跑步时内心在想些什么,看他在想要放弃时是靠着什么坚持下去的,看他一次次地挑战世界级马拉松,我觉得自己好像捡到了宝一样的欢喜和快乐。
村上在书里说,“无论做什么事,一旦去做,我非得全力以赴不可,否则不得安心。”
非得全力以赴不可,否则不得安心。
想一想我们自己呢?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我们有多少事情是自己没有全力以赴的?又有哪一次我们在放弃坚持之后只是觉得理所应当而没有丝毫的“不得安心”?在村上眼里看起来似乎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道理,可为什么被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一直忽略着呢?我想,这也许仅仅跟村上是一个小说家而有关吧!因为小说家的职业使得村上对于一切“包含于行为中的流动性的东西”有自己的一份执念和坚毅。换句话说,即使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像村上那样的小说家,那我们依靠什么来坚持自己想做的事情呢?
答案只有一个,那便是热爱。我们有多热爱,就会有多执念。不仅对人,对于任何事物,我想这都是一个通行的道理。
既然这是一本村上用来分享自己的跑步生涯的读物,那么下面我也想来分享一下我自己平时在跑步时对于如何坚持达到自己的跑量所做的一些努力吧!
首先,近两个月以来,我的跑单计划是每月跑满160公里,这个数字相当于村上春树每个月的三分之二左右。那就意味着我每周必须跑满40公里,平均每天5.7公里。这样下来,是不是感觉平摊到每天的量也不是很多呢?所以,无论你是跟我一样已经奔跑在路上了,还是准备去跃跃欲试,提前做好自己的计划是相当重要的。
其次,我有个习惯,就是跑步时会将耳机塞到耳朵里,一方面是为了分散自己的痛苦时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是像村上一样,在跑步时尽量不去想很多事情,而是习惯性地将思维打乱,给大脑放松。至于跑步时,听什么样的音乐比较合适,这就要看每个人自己的体会了。村上喜欢带着随身听听摇滚和爵士乐。我喜欢听一些适合跑步的节奏感较强的音乐。那么,你呢?
最后,我想说的是,即使我们做好了一切物质上和思想上的万全准备,也难免会在真正的跑步过程中感到意志力受挫。所以,还是把村上在书里说的,我现在时常拿来勉励自己的一句话送给你们——
痛楚难以避免,而磨难可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