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在生活中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
明明是想表达关爱,说出口的,却变成了责怪。明明是寄予厚望,说出口的,却变成了恨铁不成钢。
这样的沟通方式不仅不会带来想要的效果,反而会对双方的情感和精神造成伤害,让我们的关系变得冷漠、隔阂、甚至敌对。
那么究竟怎样沟通?才能变得更友好和有效?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这个沟通方法,叫做【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这个理论的创始人,叫做马歇尔·卢森堡,他是一位特别有名的临床心理学家,他利用这套非暴力沟通理论,不仅解决了无数个人沟通问题,甚至连国际层面的冲突都曾经被这个方法给化解过。
那咱们先来看看我们日常说话的场景,是怎么变成了暴力沟通的。
在卢森堡博士的研究里面发现,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暴力沟通,主要有四个表现,分别是:道德评判、习惯比较、回避责任和强人所难。
第一个:道德评判。说白了就是给人贴标签。
比如,一位太太很爱干净,结果她的另一半每天喝完饮料的杯子都是留到第二天才洗,在这位太太看来是随手的事情。结果到对方这里就是做不到。到了某一天,这位太太实在看不下去了,然后斥责她的另一半:“你怎么这么懒啊,一点都不讲卫生,随手洗都不会吗?”
这个“懒惰”、“不讲卫生”,这些就是贴标签。贴标签的本质,就是我们站在道德的高点进行批判了。
虽然这位太太所说的话是有道理的,但是大部分听完这种话的人都不会高兴,被评判的人如果再反驳两句,这样一来一回,那么这个的沟通模式就很容易演变成暴力沟通了。
第二个:习惯比较。
有的人会把别人家的老公,或者别人家的老婆,别人家的小孩,用来跟自己家里的人进行语言比较,很多时候,这些行为虽然是想激励对方,让对方成为更好的人,但是,在卢森堡博士的研究发现,这种沟通方式,本身就是一种语言暴力,它更多的是会起到一个相反的效果,这种沟通方式,甚至会成为双方产生矛盾与隔阂的原因。
第三个:回避责任。
有的人会向另一半抱怨,打扫卫生多辛苦,经常跟孩子抱怨,自己照顾他多不容易。
关于这个话题,我们在沟通当中想表达的,其实很多时候是希望对方能够体会我们自己的需要,但只是我们的表达方式出现了错误,那至于怎么样才能更好的表达出我们的需要,我在下面的内容会说到。
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表现:强人所难。
强人所难,指的就是喜欢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强迫别人去做一些他们不认可、不情愿的事情。这种沟通方式在很多情况下,也包含了命令对方的口吻。
比如,一位父亲对儿子说:“因为你是我儿子,所以我才会对你这么严格,你必须要听我的话。”
再比如,一位太太对他的丈夫说:“如果你爱我,你就应该陪着我。”
这种带有命令式的表达方式,在卢森堡博士看来,就很容易会演变成暴力沟通,而且,在大部分情况下,这种表达方式并不能带来一个很好的沟通效果。
如果我们出现了这样的语言行为,那不管这个出发点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这份强迫本身就是一种语言暴力。
那我们知道了,常见的四大类引发暴力沟通的原因之后,那接下来我们说一下,究竟什么才是更有效的沟通模式,这个沟通模式,也就是非暴力沟通。
在非暴力沟通的模式里面,一共也包含了四个要素,它们分别是: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当一位母亲看到儿子把脏衣服乱丢,常见的暴力沟通就是:“你怎么总是那么邋遢,你就不能把衣服放到洗衣机里面吗?”这就是典型的暴力沟通,里面包含了道德评判、指责和命令。
如果用非暴力沟通的模式来表达,可以这样说:“我看到沙发上有一些你的脏衣服,我不太开心,妈妈做今天家务很累,你可不可以帮妈妈分担一下,把你的衣服放进洗衣机里面。”
这段话包含了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也就是: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那下面,我们再把非暴力沟通里面的四个要素拆开来说一下:
第一个要素是:观察,只通过观察,然后陈述看到的事实,而不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去评论,去给对方贴标签。
父亲说,儿子这次期末考试没及格,是观察;说儿子很笨,就是评论。
领导说,下属这个方案没通过,是观察;说下属能力不行,就是评论。
张三说,李四今天中午十二点起床,是观察;说李四懒得要死,就是评论。
所谓的观察,就是不添加任何感情色彩的去描述客观事实。
第二个要素就是:感受。自己有什么感受,要尽可能的多表达,感受就是指我们自己的情绪,比如开心、失落、害怕、生气这些。
而且,在表达感受的时候,一定是用第一人称去表达,比如“我很担心”、“我很焦虑”,而不是“你让我很担心”、“你让我很焦虑”,虽然只差了一个字,但是表达出来的意思就会差很远。
举个例子:
一位老公最近连续一个礼拜都是凌晨两点多才回家,而且每次回到都一身酒气。如果他的老婆对他说:“你最近一个礼拜都两点多才回家,而且还一身酒气的,你心里还有这个家吗?”这种表达方式,就是典型的暴力沟通,因为在这个时候,妻子并没有表达自己的感受,她只是在发泄自己的情绪。
如果按照非暴力沟通,可以这样表达:“你最近一个礼拜都两点多才回家,而且还一身酒气的,我觉得很担心、很焦虑,因为我觉得这样对你的身体很不好,我想跟你坐下来好好谈谈,为什么你最近一个礼拜都需要出去喝酒,我们有没有一个更好的解决办法。”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同样的一种情况,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
那接下来,第三个要素就是:需要。表达完感受之后,就可以直接说出自己想获得什么需要,一般情况下,很多人聊天都会通过批评,来提出自己尚未满足的需要。
比如,一位丈夫说:“你一直以来不理解我”,实际上,他渴望得到他太太的理解。再比如,孩子对父母说:“你们为什么总是管那么多?”其实他希望有一些自己的空间。
不过,这种抱怨似的情绪发泄,我们所能得到的回应,大多都是申辩或者反击,这时候对方大概率会说:“我怎么不理解你了,管你还不是为了你好”,那这样的沟通和回应,也得不到太多的正面效果,对于沟通的双方来说,都是一种损失。
就像上面所举的例子,如果这位孩子可以直接对父母说:“我需要更多属于自己的空间”,如果孩子懂得这样去表达,那沟通就会更容易变得顺利。
所以,不要批评、不要指责对方、不要翻旧账、不要揭老底,自己有什么需要,自己有什么需求,也可以直接说出来。
卢森堡博士的团队,曾经在很多大型的公司和机构测试过这种沟通方法,有一次在一家医院里面,当时管理层想要开展一个新的项目,但是被他们的医生否决了,而且讨论的过程还产生了很多激烈的争吵。
卢森堡博士建议他们下次开会的时候,不要只讲项目的重要性,还要多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多去聆听对方的感受和需要,在这个过程当中,也可以直接去问对方,主动去了解对方需要的是什么,然后共同去寻找一个解决办法。
当医院的项目负责人采取卢森堡博士的建议之后,发现大多数医生居然转变了态度,而项目的开展竟然也变得顺利了起来。
卢森堡博士的这些测试结果,都向我们说明了,如果我们能多去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在这个基础上,多去用心聆听对方的感受和需要,而不是使用一些攻击性的语言,那么事情反而会变得容易很多。
大家也可以发现,在我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的同时,用心的去聆听对方的感受和需要,其实也是很重要的。
那接下来第四个要素,就是:请求。说完自己的需要之后,最后一步就是提出请求,告诉对方他需要为你做什么。
首先,请求最好从正面说,告诉对方,你希望他做什么,而不是要求他不做什么。
比如,妻子对丈夫说:“这个周末,我不希望你去参加球赛”,丈夫可能会觉得莫名其妙。妻子应该直接说出来:“我希望你周末能陪陪我和孩子”。
其次,我们提出请求的时候,尽量具体一点,要求对方改变某一个做法,而不是让他改变性格。
比如“进我房间之前麻烦先敲门”,而不是“请你考虑周到一些”。
如果你的请求太模糊,别人也会不知道你想要什么。
当父亲对儿子说:“我希望你有责任感”,儿子并不知道该怎么做,父亲应该直接说出来:“我希望你能帮妈妈分担一些家务,有空的时候能教妹妹写作业”。
卢森堡博士在这里特别强调,请求不是命令。
如果我们利用别人的恐惧或内疚来实现自己的目的,那就不是请求,而是命令。比如“你再这样,我生气了”,或者“如果你真的爱我,就应该陪着我”。
通常提出命令的人,如果听到别人的拒绝,他会感到生气,想要指责对方。而提出请求的人,如果被别人拒绝,他会考虑对方有什么困难。
请求和命令的核心区别,就是说话的人愿不愿意去换位思考,愿不愿意去理解对方的感受和需要。
另外的话,《非暴力沟通》里面说到的这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这个说话公式,并不是固定的,不是每次表达都需要按这样的顺序走一遍流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顺序或者删减里面的要素。
非暴力沟通的精髓是对这四个要素的觉察和理解,在沟通的过程当中尽可能的换位思考,去理解对方的感受和对方的需要,而不是过度使用语言技巧。
当我们把非暴力沟通的精髓不断尝试运用到生活中,就能避免生活中大部分争吵了。因为我们大多数时候并没有真正的利益冲突,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对而已。
这种非暴力沟通的方式,不仅能解决大部分的沟通问题,还能让一个人的内心变得更平和,就像卢森堡博士在同名的著作,《非暴力沟通》这本书里面所写的:当我们褪去隐蔽的精神力量,爱将自然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