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这件事,是吴先生提醒我:“双11快到了,要买什么囤好放到购物车里去哦!”
对购物一向不敏感的吴先生为什么会在如此恰当的时候提起这件事呢?说来都是被我给毒害的。
我记得历年以来,每到11月,卡上都一定囤好钱,购物车里一定囤好货,等到双11的钟声一敲响,火速下单。
朋友们都在朋友圈晒截图,显示已发货多少,未发货多少,来证明各自为双11作出的卓越贡献。
有的时候,因为下单太多,根本记不清楚哪些已经收到了,哪些没有收到。有时也因为物流爆仓导致延迟,一个多月后才收到物品,但自己压根不记得还有什么东西没有收到。
双11其实就是一场盛大的狂欢,在周围人的带动下,情不自禁地卷入其中,等到激情退去,徒留一堆鸡肋的货品,还有一些闪瞎眼睛的账单。
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退去了购物的激情,逐渐回归购物的理性的呢?
是当我发现自己什么都不缺的时候。
忽然有那么一年的双11,我绞尽脑汁想要买点什么,却发现在服装及生活用品方面,我什么都不需要。
衣橱里挂着好几件崭新的、质量还不错的大衣,还有好几件暖烘烘的羽绒服和棉袄,加绒裤兼具美感与实用性,鞋子也有那么几双,好看又舒适。
一切都很好,没有急需添置的物品,也没有需要被替换的物品。
那时,我开始思考关于稀缺与理性的关系问题。
越是稀缺越是渴望得到,越是渴望得到越是思维受限,眼里心里心心念念的全都是所稀缺的东西。思维一受限,就像着了魔得了失心疯,理性退居一隅,任由渴望主宰,人就开始胡作非为起来。
曾有一段时间,由于收入低,生活时常捉襟见肘,我对街上专卖店里漂亮的连衣裙充满赤裸裸的渴望。
品牌的买不起,只好在网上找类似的款式。一件买来,穿了几次,不是那种感觉,又再次上网去淘别的。
那段时间,只要有空闲,我一定在网上反反复复地看,反反复复地选,生活里再无别的重要之事。
这种病态的着魔,终止于有一天吴先生发了一笔奖金,他带我去了专卖店,买了那条我心仪许久、无比渴望的连衣裙。
从那之后,我再也不关注这件事情了,因为我已经得到了当时我认为的最好的。生活终于回归到常态,该阅读时阅读,该散步时散步。
解决稀缺最好的办法就是满足。同样的,脱离双11最好的办法,就是提升自己的经济实力,在任何时候,只要真的喜欢,真的需要,就可以买买买。
如此,当众人都沉浸在双11的疯狂与喜悦中时,唯有你能保持头脑的清醒与冷静,去关注自己真正需要的,而不是随波逐流地加入狂欢的大潮,掉入促销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