昊天至诚之道,就是向昊天学习效法而得到的规律和原理。这个道因为是向昊天学习仿效而来,所以可以称为是“天道”。又因为应用在人伦,所以可以称为是“人道”。天人合一,在人道中见天道。
昊天至诚之道。事实上是华夏持续5千余年光辉文明不堕于地的根本,是人类可以因此而共生共存共进化之大原理。因为它是整体性的根本性的原理,所以称它为道。因为这个道是为整体而服务的大公而无私,所以称他为“公道”。这个道如果是个人用以修身的,要去做到的,就叫做“诚道”。这个到如果推广到关系当中的,处理关系当中的挑战,在关系中和表达出来的,就叫做“仁道”。这个道如果去指引我们如何跟一个团体协作,如何在日常行为当中去呈现本体,如何去做事就叫做“中道”。这个道如果最终呈现出功效,要得到功效的,必须日新又新,精进不已,就称它为“行道”。一个人拥有了昊天至诚之道,效仿昊天至诚之道,然后大公无私、诚心正意、仁人爱物,立己达人、不偏不倚、中庸平衡,又能日新又新的实践,我们就把这样的人叫做君子,又称他为道德之士。
昊天之道几千年传承不绝,以儒家为其大宗。因孔子而得到整理和传承。核心的原理见诸《易经》和《中庸》,应用之体系见诸《大学》。详细的示范解释记录于《论语》,孟子又用论辨的天赋又加以发扬光大。孔子和孟子之后,六经齐备,体系完整。所谓“诗所以道志,书所以道事,礼所以道行,乐所以道和,易所以道阴阳,春秋所以道名分。”这些经典都是对昊天至诚之道的阐述和说明,因此都是宏道和明德的经典。
昊天至诚之道,其宗旨和根本为大公。着眼点为人类之整体幸福和世界之和平。《礼记·礼运》篇中有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之理念。正是公道的最好表达,境界和实施的方法都有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所以昊天至诚之道得第一个道就是“公道”。公就是无私,所谓“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天地就是只是一个公道,天没有对谁好一点,也不会对谁坏一点,我们自己不好,需要为自己负责,不能够去责怪别人,也不能够去责怪天地,所以生命教练实修的一个原则叫做“不怨天不尤人”。就是立足公道。如果我们自己肯努力,老天自然就会帮助我们,如果自己不争气,老天也帮不上忙,这是非常公平的。人人以是公心去做,自然个体跟个体之间可以和谐相处。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也可以得到和平。自然就能够得到大同的世界。
“大同”是指本质和大体的相同,大同就包含了小处的差异和不同。国家与国家,人和人无法做到完全相同,也不可能做到完全相同。即使是同父同母所生的双胞胎,他们的智慧、性格、天赋秉性都会有不同的地方。所以求同存异,尊重差异,求大同存小异就是公道。强人所难,强人同己就是私欲,就是不公。公道,就是大家对宇宙和世界有大体相同的看法,然后又愿意以此为蓝图奉献所有的天赋,去共同实现这个蓝图。立足公道,人跟人相处,就应该抱持者,“爱其所同而敬其所异“,因为不同所以有所学习,因为根本的相同,所以有共同的方向。
有了公道,想起实现这公道,用于个体就是“诚道”。诚就是天地至公,运行不息的原动力。所以中庸说“至诚无息。”又说“诚者,天之道也”。人从这天地而生,是这天地当中的一个小“全子”。所以人身上自然就带着宇宙的这股动能。人如果能够时时刻刻的应用之股动能,表达这股动能,这个就叫做“诚”。诚就是生命教练所指的创造,所以中庸里面讲“诚之者,人之道也。”做人的起点就是这个诚道。如果能够像老天一样至诚不息的创造就能够成人,成就完整的人格。所以孔子说:“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这个“一”就是至诚。至诚,能够感化他人,所以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诚就是是真实无欺,这股与天地同在的创造力有没有很好的运用,我们是很难自欺的。也是很难欺人的。这股力量运用得如何,运用于何处,就涉及到仁义,所以,诚实是智慧,是仁爱,是力量。所以我们修身必先正心,正心必先诚意。
至诚不息如何诚?要落地在关系,落地在关系,就是仁道。《中庸》里面说“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仁这个字,从二从人,就是两个人互助互存互爱的意思,仁是家庭社会,国家能够稳定结合的凝聚力。不仁就不是人。没有仁就是衣冠禽兽。在关系当中能够跟同类互相亲爱,以仁的原则来处理各种关系,不管是上司和下属,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朋友之间都能够互亲互爱,这就是人类整体共生共存共进化的道理,这个道理就是仁道。
昊天至诚之道的第四个面向就是“中道”。天地间所有的全子随时都在运动中,而且它们在运动当中都必须保持一定的规律,在运动当中都会随时调和调节,使全子跟全子之间不会产生冲突,能够各得其所。各遂其好而且恰到好处,这个就称为“中和”所以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世间的道理都是过跟不及都不好,要恰到好处才好,所以说过犹不及,比如穿衣服穿多了就热穿,少了就冷,要恰到好处;又比如吃饭太多或太少都会带来身体的问题,要适可而止。所以仁的运作过程当中,在关系的互动当中,要时时刻刻的调整,并且让它恰到好处,这个就叫做分寸感,这个就叫做“时中”。时时刻刻处于动态的平衡。
中道非常重要,因为中就能不偏失,不偏失,事无不平,人无不和。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的知识累积,我们对事物的两极会观察得越来越清楚,很容易走极端,造成物极必反的错误结果。所以中庸里面讲要“极高明而道中庸。”
昊天至诚之道的最后的一个面向就是“行道”。天无时无刻的运动,所谓的“天行健”,所以要君子自强不息,人要向天学习,时刻前行,时刻进步,不可终止,要“作新人”自强不息。所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孔子最讨厌的就是能说不能做的人讨厌的是“坐而言而不能起而行”的人,孔子说不做就是不诚,也是不仁,所以才说“力行近乎仁”,“巧言令色,鲜矣人!”一切的道,最终都必须落实到实践和应用。行道以更新意识,“作新人”为目标。
公道、诚道、仁道、中道,行道,就是昊天至诚之道最简略表述。
昊天至诚之道以平天下为着眼点,以大公无私为宗旨,所以符合人心,容易得道多助,得到各族人民和不同文化的族群的赞助和支持。所以是未来引领世界之大道
昊天至诚之道,以华夏源头之象征“昊天”为归依,不设人格神,只敬自然之天道,本乎天道而落地人伦,具备宗教之精神而无迷信之色彩,所以与科技文明之进步之趋势不相冲突。文明越昌盛,科技越发展,越需要“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方向为指引。
昊天至诚之道以有利人类与生命共生共存共进化为原则,所以推崇仁政而反对霸权。与当下民主之趋势不相冲突,反而让民主精神能够得到中道的影响而变得务实平衡,多元而一统。
昊天至诚之道重视本末先后的次序,认为修身是先平天下是后,人是本,物是未,德是本,财是未。知本未,明先后,自然能得“中”。所以,昊天至诚之道,正是人类面临大挑战之指路明灯。我辈有幸,能够传承之,为往圣继绝学,正应振作精神,踏实行去,以期为新世界之火炬。
偈曰:
弃小为大成公道
成人造物靠至诚
立己达人大雄力
忠恕一贯仁心显
不偏不倚致中和
平衡中庸合时宜
要想昊天源头醒
日新又新靠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