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的两篇文章中,我跟大家分享了两种常见的职场消极情绪:愤怒和焦虑。今天的文章我想大家聊聊另外一种常见的职场消极情绪:无助。以及我们如何对抗这种情绪。
这次,我们先来看两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
小A刚刚转行做销售。上级给了他一份潜在客户的名单,要求他先从打cold call 开始。打了一天电话,通话时长超过2分钟的还不到5个,大部分都是说了没几句就挂断了。小A被深深的挫败感困住了:哎,我根本就不是做这行的材料吧,为什么别人都行,我就不行呢?我到底还能不能坚持下去?
第二个故事:
小B是一名产品培训师,面授可一直很受学员们欢迎。2020年初,因为新冠疫情,线下面授无法开展,他开始尝试线上直播课。开始她信心满满,可试了几次,效果却一直不太好。每次提问都没有学员响应,有很多人提前退场。小B也感知到了深深的无助感:没想到直播课跟面授差异那么大,我没办法讲好直播课,疫情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结束,面对现状我好像什么都做不了啊.......
在刚刚小A和小B他们共同的的感受是什么呢?是的,是无助。
无助通常会让我们感觉很失败,感觉自己在现实面前无能为力,感觉自己无法改变现状。
无助感会让我们失去希望,同时也丧失动力,甚至放弃努力,偏离朝向目标的轨迹。在机会面前使劲的摆摆手:我不行,我不会,我不懂,我不敢。然后呢,进入更不行,更不会,更不敢,更不懂的恶性循环。有句俗语:破罐子破摔,也是这个意思。
怎么打破无助感呢?这里我们先聊聊无助感是哪里来的?
首先,这种无助感可能是“习得”的。
积极心理学家马丁▪赛里格曼提出了“习得性无助”的概念,是指一个人经历了失败和挫折后,面对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这种无助是通过过去的经验习得的。
那么再请你思考一下:为什么在同样的挫折面前,有的人会无助,有人不会呢?
马丁▪赛里格曼在《活出最乐观的自己》一书中提出,个体在不同的成长环境和教育方式下,逐步形成了不同的“解释风格”,也就是我们的归因方式。这种归因方式会带来差异性的影响。通常归因方式会有两种,一种是乐观,一种是悲观。
归因方式为“悲观”的人,通常在为自己的无助寻找原因时,通常会有三个特点:
● 稳定的:是指这个原因会稳定持续的存在,不会因为时间不同而改变;
● 内在的:是指个人特质或能力有关的原因,只要是这个人去做,那结果就不会改变;
● 普遍的:是指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原因都会存在。
那既然造成困境的原因是稳定的、内在的,普遍的,那就很难被改变了,所以这种归因就很容易引起“习得性无助”的感受。
咱们来带入刚刚的故事里来理解一下:回到销售“小A的故事”。
小A打了一天的电话,却没有人愿意跟他多聊几句。他如何解释这种原因呢:
● 人们都不爱接这样的推销电话
——普遍的原因,大多数人都这样的,很难改变
● 我自己没有办法让人们在短时间内愿意听我继续说下去
——内在的原因,短时间内很难改变
● 这种销售办法有问题,根本行不通
——稳定的原因,靠自己很难改变
那在这三种原因的解释之下,他很容易就放弃努力。
那如果解释方式为“乐观”人,会怎么看呢?他们也许会想:
● 今天运气不太好,明天再试试
● 这个时间段恰好不是打电话的好时机,换个时间段应该会不一样
——非稳定的原因,随着时间可以改变;非内在的原因,不是我自己的能力有问题
● 这些人恰好不是我的目标顾客
——非普遍的原因,换一些客户就好了
至于真正的原因是什么,重要吗?当然重要,因为找对了原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解决问题,但目前在这个已经产生无助的场景里,其实真正的原因,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哪种解释可以帮助你维持继续努力的动力。持续的努力,才会让你离无助感越来越远,离目标越来越远。
Facebook 创始人扎克伯格说过这样一句话:悲观者往往正确,乐观者往往成功。
我把这句话改一下,更能传递此刻我想传达的理念:悲观者可能正确,乐观者往往成功。
回到这个问题,我们如何走出“无助感”呢?
再次回到情绪冰山这张图:当我们对当下的困难做出解释时,无论是内在的、稳定的、普遍的原因,还是非内在、非稳定、非普遍的原因,其实都是冰山模型中想法这一层。所以我们要做的依然是调整和升级想法入手,从而调整情绪,走出无助。
当你遭遇到挫败,感到无助时,强制自己按照如下方式解读当下的困难,这个方式简称(TIE):
● T temporary 临时的
这个困难是暂时的,不会一直存在的
● I isolated 单一的
这个困难只是一件事,不要泛化到所有的事情上。
如果我暂时做不好这件事情,也不能说明我很失败。
● E effort possible 可以通过努力改善的
我一定可以做一点什么来改善现状,不会是完全无能为力的。(控制圈里有什么?)
回到直播遭遇滑铁卢的培训师小B 的故事,如果他用TIE的思考方式来思考,会有什么不一样呢?
● T temporary 临时的
这个困难是暂时的,疫情肯定很快会过去。
● I isolated 单一的
就算我真的讲不好直播课,也不能说明我很菜。我还是一个很不错的面授培训师。
● E effort possible 可以通过努力改善的
我的确没那么擅长讲直播课,但我可以找别人请教一下,也可以去观摩一下别人的课程。
相信在这样新的想法之下,小B的故事也许会迎来新的转折。
这里我想补充一下:
在有些情况下,懂得放弃无谓的努力是我们避免遭受伤害的一种方式,也是熟觉和智慧的表现。
但我们更期望的是,这种放弃是基于对客观现实的理性分析与判断,而不是基于兜兜转转之后深刻的无助感和无力感。
小结一下今天的文章要点:
1、习得性无助是指一个人经历了失败和挫折后,面对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
2、不同的解释风格(归因方式)会影响我们面对困难时的心态。
3、强制自己从“T-I-E”三个角度去解释当下的困难,可以帮助我们走出无助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