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了黄执中老师的一节表达课,又拓展了我对演讲及公众讲话的理解。
首先黄执中老师引用他老师的话表达了一个观点:
公众表达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一种索取。因为这个世界上,有些东西只能透过当众的发言与表达,才能够得到。比如说:我们的存在感,成就感,自信心,以及受人尊重的那种满足感,这些感受,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在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中,这些都是属于,最顶端的那两层需求。也说明了人性内心深处是想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
“我们之所以要学当众表达,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内心深处,都有表达的欲望。”——黄执中
我们只要一开口就有是表达,哪种情况应该如何表达呢?黄执中把当中表达的场合做了一个分类,我觉得非常巧妙也很有价值,就是下面这张图。
第一条,垂直的那条轴线,从下到上,指的是从人少,到人多。
第二条,水平的那条轴线,从左至右,指的是从非正式场合,到正式场合。所谓的正式跟非正式,指的是听众目的性的高低。
首先,人少跟人多,意思是我们在表达的时候,所面对的听众数量。因为,同样是当众表达,你对五六个人说话,跟和五六百人说话,所需要注意的地方,是不一样的。
当听众人数越少,我们跟听众之间的心理距离,就越近,听众对我们的包容度,也越高。这时候的表达,你最容易传达的,叫亲密感;而我们说话的目的,是为了要彼此分享。
可是,当你面对的听众,人数越来越多的时候,你跟听众之间的心理距离,就会渐渐拉开,听众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对表达者的包容度,也就越来越低。
这时候的表达,主要在传达的呢,叫权威感;而我们说话的目的,是为了造成改变,造成影响。
当人数不一样的时候,我们跟听众说话的距离感,从分享,到影响,从亲密,到权威,很自然的,就会产生一种微妙的变化。
这就是第一条,垂直的轴线,从人少,到人多。
第二条轴线,从非正式场合,到正式场合,这是什么意思呢?
这里的正式跟非正式,指的不是听众有没有盛装打扮;也不是指那个场地,有没有大吊灯,有没有铺红地毯。
所谓的正式跟非正式,指的是听众目的性的高低。也就是,那些听众他们是不是抱着一种,非常明确的目的,来听你说话。好比说,如果你有一场专题演讲,主题叫作“怎样成为演讲高手?”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来听讲的听众,通常就会是抱着一个很明确的目的,就是他们想要来学习演讲技巧,那么,这就是一个正式的场合。
这时候,无论听众,是人多还是人少,无论大家,是坐在大饭店的会议室里,还是围成一圈,坐在公园的树下,这,对我们讲者而言,通通都叫作正式场合。
而目的性的高低,对表达,什么影响呢?当听众的目的性,越高的时候,他们对于你该讲什么内容,就会有越明确的期待。所以,你必须要回应他们的期待,让他们听到想听的东西。这时候,表达的关键,就会更偏向交付感,你要把东西,交付到听众的手里。
而相反的,当听众的目的性越低,他们的注意力,往往也就越不容易集中。
所以这时候,表达的关键,就会更偏向吸引力。你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吸引大家,让他们在本来无所求的情况下,还愿意认真乖乖听你说话。
所以你看:
人越多的时候,越强调影响;
人越少的时候,越强调分享;
场合越正式,越强调交付感;(说服力)
越是非正式,越强调吸引力。
这两条轴线,可以把我们生活中,所有当众表达的场景,分成四大类型。
也就是,第一类,人少,而且比较不正式的,分享式表达。这一类,我们俗称叫餐桌,因为它最典型的场景,就是在餐桌上,或者是客厅里,大概三五分钟,对在场好友所做的小型分享。
再来,是第二类,人少,但比较正式的,汇报式表达。这一类,我们俗称叫办公桌,因为它最典型的场景,就是在办公桌前,或在会议室里,对客户、对同事做交流,推销某个提案,或改变他们的想法。
接着,是第三类,虽然人多,但比较不正式的,舞台式表达。这一类,我们俗称叫舞台,因为它最典型的场景,就是你去参加活动,像结婚典礼或公司晚会,人家请你上来,给大家说几句话。
而最后,第四类,不但人多,而且场合又正式的,演讲式表达。这一类,我们俗称叫讲台,因为它最典型的场景,就是老师,在台上对着一大群学生上课。
其实这也跟我们演讲表达的四个目的高度一致,娱乐、告知、激励、说服,只是在某种场合某一目的更侧重或更突显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