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次读这本书的时候,内心是狂喜的,原来是这样啊,哦,原来我不想做某事,是因为我带着不想做这件事情的某个有利于自己的目的。
原来我对某人发脾气,并不是因为某人做错了什么,而是。因为我有了发脾气的这个目的,说对方说错了是我的一个借口。
再读时,彻底转变了我对心理学的一些认知,弗洛伊德的心理学说的是原因论,而阿德勒的心理学则是目的论。
如果我们为所有的行为都去找原因的话,那我们都会将一切错误都归罪在别人的身上,而导致我做出这样的判断或者结果或者行动,这样想问题的话,会让我感到无比痛苦。
就像很多人说的那样,因为童年时候见证了父母婚姻的不幸福,所以轮到自己婚姻,如果有一点点问题的话,就会认为是因为父母不幸福而导致的原因论。
如果用阿德勒的目的论来解释的话,则是我不想将目前的婚姻进行下去,围绕着自己的这个目的而寻找出来的借口。我不想在婚姻中付出更多的努力,而找借口会让我更轻松一点。
看出来了吧,原因论,什么原因都是别人造成的,自己不幸福是由别人造成的。而目的论呢,则是自己首先不想跟眼前的这个人过下去了,所以捏造了不幸福这样的事实,是我们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而我们的所有的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
很多人拼命的努力,是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可,和别人的期待,并没有为自己而活。如果我们学会了在这个广阔的天地里找到自己的位置,我们与这个世界和周围的环境是命运共同体。我们做什么事情并不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可和期待而去做的,而是因为我们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是要创造自己所能创造的价值,我们需要在创造和贡献中获得个人的价值感。
这样,我们才有被讨厌的勇气和获得幸福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