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现存最早的中医学经典著作
作者: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的众多医家
《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补充了《黄帝内经》的不足
作者:秦越人“秦缓”,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扁鹊
后来呢,到了东汉末年,一位叫张机的人写出来了一本著作——《伤寒杂病论》,该书奠定了中医临床学发展的基础,听这耳熟能详的书想必大家也知道了他耳熟能详的名字,没错,他就是张仲景。
前面的几本书讲了众多的诊法治法,而一提到中医,总是离不开中药的,东汉时期,《神农本草经》问世了,和《黄帝内经》一样,本书也只是托名于神农,尝百草的那位。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
到了晋代,中医学又有了最早的针灸学专著,皇浦谧的——《针灸甲乙经》,还有第一步脉学专著,王叔和的《脉经》,24种脉象就是由这里而来。
隋代,巢元方编著了《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唐代,孙思邈写了《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是我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
“大医精诚”和“大医习业”就是这位仁兄的哦。
宋金元,一个医学术百家争鸣的时期
宋代陈言(字无择),著有《三因极一病症方论》,提出三因学说,奠定中医病因说的基础。
宋代钱乙,编著《小儿药证直诀》,我国最早的儿科专著。
乱了!乱了!乱了!
金元时期的医学开始分派了!
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
寒凉派:刘完素,倡导“火热论”,认为“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为热甚”,主张多用寒凉药物
代表作:《素问玄机原病式》《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攻邪派:张从正,倡导“攻邪论”,主张治病以驱邪为主,善用汗,吐,下三法。
代表作:《儒门事亲》
补土派:李杲(字明之),“脾胃学说”创始人,认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治病善用温补脾胃之法。
代表作:《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
滋阴派:朱震亨,倡导“相火论”,认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善用养阴之法。
代表作:《格致余论》《局方发挥》
好了,明代,大家熟知的那个人终于出来了,那就是写出“东方药物巨典”《本草纲目》的李时珍
清代,王清任编著了《医林改错》,吴谦编纂了《医宗全鉴》,除此之外,还有众多医家一起把金元时期那些派别加以发展和修正,又将中医理论整合到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