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自带几个问题
1、保额太低,且有年龄限制
30万的保额看似很多,但许多重大疾病下已很难完全覆盖,且仔细看,可发现在30万保额的下方有小字,写40-59岁10万。30万只是针对不怎么得病的青少年,40岁步入中年得病多保额反而减少了。至于60岁以后!互保的门已经完全关闭,请找别家投保。
备注:正解下,重疾保费还应包括了患病后可能的长期治疗费用、康复治疗费用、患病期间不能正常工作导致的收入来源减少等等,正常的重疾保额界定,是以年收入的2-3倍来设定。而这还是以单身个体正常需要的经济支出,如果是一个家庭的经济支柱呢?老婆孩子的生活、学习费用,供车供房的贷款等等,一系列下来… 所以我们需要定期的检视自身保额,足不足够应付突如其来的意外风险。
2、续保,保障的持续性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个人买商业保险的最大价值是终身续保!终身续保!终身续保!所有不能“书面保证”终身续保的保险都是耍流氓!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人均寿命在持续提升。只保到60、70岁的保险都是大坑!因为到那个年龄你已经完全买不到保险!而与退休相伴的是收入骤减,健康情况堪忧,是医院的常客,在最需要保险的时候,保险没了!
类似情况还有公司团体险。很多人在上班的时候因为有公司团体保险觉得很安心,可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些团险大多是与劳动合同绑定,一旦离职立即失效!而失效以后你是否能再买商业保险就取决于年龄和身体状况,而不取决于你想不想买了。
3、开倒车般的“逆向选择”
这种众筹类的保险机制还不是很完善。互联网的互保模式也很可能会造成“逆向选择”。因为核保和理赔都很简单,无法防范身体已经有潜在问题的人参加。理赔比例会大大高于有严格核保的商业保险。
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生活习惯、工作环境、医疗技术和条件等,致使每个人的风险是不一样的,不细分和量化风险,划分并根据风险系数来制定保额保费,如不堵住风险越高的人越想买保险这个问题,不对参保和理赔做严格审查就没法保证不发生“逆向选择”,会造成保险成本整体上升,无论是否健康标的都一样的保费,对健康群体也是一种不公平。
正正是这点,很大原因造成,为什么同一保额,香港保险保费会比内地保险的低,因为它经过历史发展与风险细分,根据不同标的的健康状况,让有健康风险的人承担应有的责任与成本支出!以达到公平公正!
4、这种众筹类的保险机制目前还不是很完善。互联网的互保模式也很可能会造成“逆向选择”。因为核保和理赔都很简单,无法防范身体已经有潜在问题的人参加。理赔比例会大大高于有严格核保的商业保险。
5、用户限制太多,老年人不能加入,芝麻积分650以下的用户不能加入。
6、虚假的安全感带来的不是保险,而是盲目认为有保险其实没有的风险。认为自己有保险就OK啦,但又不知自身有的是什么保险保障,减低对保险的认识与接受度,当疾病事情发生时,惊呼“保险是骗人的”,其实,好可能买的事意外或储蓄型,而不是住院医疗或重疾,不在保障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