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这本书想推荐了很久,不过貌似读完后良久也很难抓到重点,也是这阵子写的最难受的阅读心得了,貌似有千百句话可以提炼,却又无从说起。从书的译名来讲,“知识的边界”没有把“Too Big To Know”,也就是“大而不知”的危机感和紧迫感的意味展现出来。这个“Too Big To Know”来源于华尔街的“大而不倒”(Too Big To Fall)的说法,直到2008年,贝尔斯登被收购,雷曼兄弟倒闭,由此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这才让公众意识到,“不倒”其实就是个笑话。而温伯格借用“大而不知”的语式来厘清传统的过去和网络时代的差异:网络时代,知识从速度上看,频繁更迭;从广度上看,信息过载;从深度上讲,扁平开放;因而从牢固度上看,知识的根基随时会被动摇乃至瓦解,因为在互联网社会结构中,谁都可以质疑权威,专家意见甚至不如群体的智慧,在新媒介形态中,观点、意见、建议的来源和走向都是多元化的。
温伯格认定知识是无定形的、混沌的:“网络价值并不是来自于其整体运行的效率,而是来自于大量的小块内容,这些小块指向更多的小块。并且,更为重要的是,网络不仅仅是将网页组织起来,而且还以一种新的方式将人类组织起来。我们是网上真正的‘小块’,我们正在用自己仍然在不断发明创造的方式松散互联”,以及“就信息划分而言,目前还没有普遍认可的方法,而且所有试图建立数字秩序的体系只是体现作此尝试的倾向而已。混沌并非我们思维的缺陷,而是思维的结果”。
作者介绍:
戴维·温伯格(David Weinberger),哈佛大学伯克曼互联网与社会中心的资深研究员,长年为《连线》、《纽约时报》和《哈佛商业评论》等出版机构供稿,还经常担任美国国家公共电台《时事纵览》节目的特约评论员。作为营销顾问,他曾为多家《财富》500强公司、顶尖传媒企业和诸多创意独具的新创公司服务,还曾经担任霍华德·迪安(Howard Dean)总统选举团队的高级互联网顾问。
目录
序言 知识的危机
第一章 知识超载
知识的三角形
信息超载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新的知识机构
第二章 深不可测的知识海洋
事实的历史
达尔文的事实
伟大的解放事实行为
第三章 知识的实体
本书其他部分的介绍
第四章 云上的专家意见
专家简史
从群众到网络
嵌入网络的专业知识
第五章 一个回声的市集
审视多样性
进入回声室
未完成的话语
第六章 长形式,网形式
状如书籍的思想
书籍的尴尬
公共思考
从停止点到诱惑
第七章 太多科学
大到无法形成理论
更平
持续公开
开放的过滤器
略有不同的科学
超链接的科学
第八章 盖在网络节点上的图章
第九章 打造知识的新结构
丰富性
链接
无需许可
公共性
未决性
关于太多的战略
下一个达尔文
书摘:
不是信息超载(的问题),而是过滤失效。
欢迎来到知识走下书架的世界。
互联网就是一堆未经把门的谣言、流言与谎言的集合。它把我们的注意力切割成碎片,终结了那些长线的深入的思考
人人都能在网络上找到一个大扩声器,发出和受过良好教育及训练的人一样高扬的声音,哪怕他的观点再愚不可及。
当知识变得网络化之后,房间里最聪明的那个,已经不是站在屋子前头给我们上课的那个,也不是房间里所有人的群体智慧。房间里最聪明的人,是房间本身:是容纳了其中所有的人与思想,并把他们与外界相连的这个网。
新的过滤技术是毁灭性的,尤其是在知识的权威性这一点上更是如此。一些旧式的知识机制,比如报纸、百科全书、教材等,其权威性来自于它们为其他人过滤信息这一事实。而如果我们的社交网络是我们新的过滤器,那这种权威就从遥远的专家那里,转移到了我们所熟悉、所喜欢、所尊重的人所构成的这个网络上。
现在的过滤器,不再是过滤掉什么东西了。它们是向前过滤(filter forward),把它们的过滤结果推到最前面。而没能通过过滤器的东西,你也可以在后面看到它们,找到它们。
足够的宽度本身就成为了一种深度。
Quora网站,一个兴建于2011年的网站,创造了一个复杂的社会网络和信誉系统(reputation system),来评估那些自告奋勇的回答可能包括的价值。
他们找到了YourEncore,一群退休的宝洁公司员工组成的联盟。
网络能够让我们更聪明,只要我们自己想要更聪明。
认为知识形如书籍的想法,就像是惊讶一块石头怎么就和它所在地面上的洞能如此严丝合缝。
首先,虽然权威仍然是一个“停止点”,但是权威已经不再是一个主要由有资质的人所构成、专门生产特级产品的特殊阶层了。相反,权威更多地是由功能性来定义:权威是你在无数链接中访问的最后一个页面——是你决定不再继续去点击其他链接的那个页面。
活着的生物体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我们是健壮的——我们的身体一次又一次地恢复过来,直到当然再也不能恢复过来。这种健壮性(Robustness)就是系统的特性,而不是单个元素的特性,因为有些元素一点也不健壮,而且有时候还会“牺牲自我”——就像蚂蚁保卫蚁后那样——来保证系统整体能够存活下去。实际上,生命本身是一种系统属性。
一个基本的答案是,网络重启了科学,揭示出旧的方法已经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四分五裂。一言以蔽之:科学曾经是一种出版的类型,而现在则在变成一个网络。
网络化科学的最终产物,不再是独立出版物所代表的知识。事实上,现在科学的最终产物既不能称之为最终,也不能称之为产品,它就是网络本身——是曾经为出现在有限的期刊资源上而争斗的科学家、数据、方法论、假说、理论、事实、猜想、仪器、阅读材料、雄心壮志、争议、思想流派、教科书、教职员、合作与分歧,是这一切的无缝连接。
传统媒体太容易去夸大那些阶段性的、暂时性的发现,
但媒体给人塑造的科学印象则是科学是一种肯定无疑的正确观点的集合。但是网络化的科学则完全不同。这个科学无比庞大,永远存在分歧,讲究实用,借由命名空间来协调差异,而且永远不确定。一句话,网络化的科学看起来更像是科学家眼中的科学,而非媒体眼中的科学。
最好的结果,是我们使用网络的经验会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科学的真正本质,它是容易犯错的人类中产生的一种宏伟的、持续的合作。而最坏的结果,网络会让我们对科学的方法、态度以及结果的理解,错上加错。
正如知识已经变成了网络的一种属性,领导力正在成为领导者所领导团体的属性,而非领导人本人的属性。决策时刻非常清楚地成为了一个网络中的节点,它在网络中产生,也在网络中跳动。
如今,决策时刻非常清楚地成为了一个网络中的节点,它在网络中产生,也在网络中跳动。之所以这样的原因很清楚:网络涵盖的知识,远远超过任何一个单独的领导者所拥有的、能够听到的、或者能够处理的范围。
然而,这种新的基础设施不仅仅带来了丰富性,而且还让丰富性变得显而易见,而后者则改变了我们对知识的理解。
在这个丰富性的世界中,知识不再是一座图书馆,而是一个调到符合我们当前兴趣频率的播放列表。它的内容不再永远真实,但是却对完成当下的任务足够有用。它不再是一个王国,而是一条能够令我们到达目的地的道路。
但是我们也知道,当我们限制自己、不允许自己的舒适受到一丁点打扰的时候,就是我们变蠢的时候。如果希望网络容纳知识的能力最大化,我们就需要超越我们的一种强烈愿望:和像我们一样的人黏在一起。
我们可以把自己理解成一帧网页,通过链接和这个世界相互渗透,让我们获得意义,令我们有事可做,使我们妙不可言。因为一直以来我们都是在技术的范畴内理解自身,所以可能这种超链接的基础设施也会给我们新的自我理解,激发我们的好奇心和同情心,从而更加容易地克服我们以自我为中心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