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读准节奏,熟读成诵;
2.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翻译,掌握关键句,理解文意;
3.感悟“静”的魅力;
4.理解父亲对儿子的谆谆教诲与殷殷期盼;聆听先贤智慧,汲取精神营养。
教学重难点
1.读准字音,读准节奏,把握语气,熟读成诵。
2.理解“俭”与“德”,“静”与“德”与“修身”的关系。
一、导入:
《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被神化了的人物,被我们后人称为是智慧的化身,知道是谁吗?(生答)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
1.作者介绍,相关资料补充。
2.写作背景介绍
三、解题
“诫子书”的意思是:劝勉孩子的书信。
四、认知朗读
1.出示无标点的《诫子书》全文,老师泛读,语速较慢。要求学生合上书,看黑板,听准字音,听清句子停顿。
2.指一二名学生试读。
3.出示带标点的文字,学生集体小声认读。
4.出示带标点带节奏的文字,要求学生先在书上也划分好节奏。教师范读,学生用心聆听;教师再范读,学生跟读。
五、疏通文意,感知阅读
分组翻译课文
结合译文指出原文相对应的句子
根据对文字的理解谈作者对后辈进行了哪两方面的家训,写这篇文字的用意是什么。
六、品析研读
1.本文开宗明义,开篇即告诫子女要怎样?
2.理解“俭”与“德”,“静”与“德”的关系。
3.作者后文如何具体地阐述“静”的?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4.以文解文,补充《大学》第一段写“静”的内容。
5.学生想象面前有一位老者,齐读前四句,用声音传递出长辈用谆谆告诫、教诲的语气。
6.作者在行文的最后又一再叮咛后辈要珍惜时间,并充满殷殷期待之情。学生用声音传递出对末句的理解。
7.背诵。
六、拓展研读
依次展示《诫外甥书》《又诫子书》全文及译文,老师朗读,学生聆听先贤智慧,汲取精神营养。
七、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诫子书》是学生进入中学后学的第四篇古文,短小精悍辞约义丰。既有谆谆告诫之语,又有殷殷期盼之情。在教学中,我以“读”来贯穿整堂课的始终,听读、朗读、跟读……通过反复朗读至熟读成诵,以读带讲,以读促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
就“读”的目标来说,本课可以说达成了目标,但是,这节课的授课还存在很多不足,表现如下:
1.研读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但由于导的不到位,学生不能动起来,导致气氛不够活跃,对文章中富含智慧之语领悟不够到位。
2.课堂上小组活动不够成功。让学生分组翻译文字环节,学生没有活动起来,且此环节伧俗没有起到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