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之所以有如此魅力,原因在于它是以研究陌生人的互动规律为己任的学问。人的认知和判断,至今主要还是靠直觉和短距离的人际关系来驱动,但人的身体和际遇,却早已置于大规模的陌生人的精妙协作之中。
这两者的巨大反差,使得很多聪明绝顶的社会达人,对复杂社会关系和经济运行规律的理解,仍然停留在幼稚的阶段。一个人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可以非常成功,但要理解现代社会的运行机制,还需要学习另外一种智慧。
之所以学习经济学并不是因为想成为经济学家,而是想做个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明白人,想摆脱直觉和经验的控制,想了解经济社会运行的规律,想颠覆自己多年积累的常识和思维定式,想对这个由海量陌生人紧密连接而成的社会做出恰如其分的反应。
想构筑经济学思维。能像呼吸、走路、游泳和骑车那样,自然而然地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来对世界做出反应。
想培养经济学品位。权衡一种观点,尤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观点,其标准往往不是对或错,而是高或低、轻或重;看高手过招,辨思想源流,不论你觉得他们的层次如何,你都可以增长见识,增强自信,提高对理论的鉴赏水平。
想变得更理性、悦纳和进取。慢慢学会把愿望和结果分开来评判(理性);学会先去探究现象背后的原因,而不是动不动就抱怨和指责(悦纳);忘记人们津津乐道的均衡世界,而着迷于由创新精神牵引的非均衡的开放社会(进取)。
学习是一个把书读厚的过程,而复盘则是一个把书读薄的过程。
现人类面临着四大基本约束:东西不够,生命有限,互相依赖,需要协调。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和制度安排,无一不是为了适应这四种基本约束而衍生出来的。
面临东西不够,人类是如何做出选择的?这就必须深入了解经济学当中最重要的四个概念:稀缺、成本、需求和价格。
凡选择必有歧视,
凡竞争必有成本,
凡政策必遇对策,
凡争夺必有妥协。
面临生命有限,人类是如何增进彼此的幸福的?就要讨论权利、时间、耐心和分工这四个概念。
博弈产生权利,权利影响动机;
耐心决定利率,利率影响价值;
消息影响价格,价格随机行走;
风险影响收入,保险可买平稳;
分工提高产量,交易增进幸福。
人与人之间必须互相合作,才能活下来,才能增加收入,才能创造财富,但人与人之间不完全可信,生活当中,存在着大量不靠谱的人、不靠谱的事,人与人之间不靠谱的关系、互相制约的关系、互相牵制的关系是不对等的。而更重要的是,这种不对等的关系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简单地说,有时候我比较容易欺负你,但时过境迁,又变得你比较容易欺负我了。互相依赖是人类面临的基本问题,经济制度又是如何理顺人际关系的?就得探讨信任、合作和竞争,这人际关系中紧密度递增的三个阶段。
建立信任就是减少意外;
主动付出容易取信于人,恰当补偿可以激发忠诚。
付出成本越低承担责任越大;
管理的核心就是防止资源被欺负;
强行调节工资会破坏企业活力;
不公平的合约可以纠正不公平的关系;
清晰的关系能使企业活力大增。
有效才能做大,而不是做大了就会有效;
技术进步史就是一部捆绑的历史;
垂直限制能够促进品牌之间的竞争;
倾销策略容易自毁长城;
反垄断法宁可错过,不可错杀。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走向富强,是要许多因素凑起来的,天时、地利、人和要凑起来可不容易,生活中、工作中更离不开互相协调,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人类又是如何改善群体运行效率的?这就涉及到宏观经济学、公共决策规律,还要吸取历史上一个社会走向国富民强的经验和教训。
影响经济周期的因素都是内在的;
风险和不确定性是有区别的;
过度的反周期政策会带来更大的经济波动;
投票的结果未必反映人们的偏好;
谋求国富民强之路知易行难。
对经济学的学习是由简单到复杂,从个人到社会,从比较粗犷到比较微妙,从黑白分明到灰色过渡的。
循着这四种约束的内在逻辑,稳扎稳打地前进。原来自己身处的世界是另一番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