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2.10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注释】
1.温故:温习过去的人和事(包括知识)
2.知新:一解释为获得新的知识,二为智慧得到提升,现多作后解。定州汉墓竹简本《论语》作智。
【翻译】
孔子说:“温习以前的知识和学习,能够使自己的智慧得到提高、长进,这样的人就可以当老师了。”
【解读】
温故而知新,一句耳熟能详的古语,原创属于夫子,确实实至名归。
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说的都是过去的事足以作为未来的老师,当然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能从中获得“新知”,而新知的获得大多时候是建立在反复琢磨的基础上的。
当然,“温故而知新”的法则适用于很多方面,从为政的角度,因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因此人应该善于总结经验和教育方能在为政时不断提升。
生活中,这样的事例同样屡见不鲜——少年时读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会发笑,中年时读了会思考,老年时读了却想哭。好的书经过反复阅读后才会不断转化出新东西,意大利诗人但丁每天研究《圣经》;大文豪托尔斯泰把《新约福音》读了又读,最后可以长篇背诵下来;马克·吐温旅行时必带一本厚厚的《韦氏大辞典》;白朗宁每天翻阅辞典,从辞典里面获得乐趣和启示……
当然,除了好书,别人的经历、历史事件等也都可作为我们的老师。但越是学习借鉴,越是要明确其新发展、新变化,一味地片面模仿学习不仅不可能创造出新的东西,反而容易导致自身的毁灭。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英国首相丘吉尔曾经说:“战争中的第一次战斗都是独特的,需要对实际情况作深刻的分析。最容易通向惨败之路的莫过于模仿以往英雄们的计划,把它用于新的情况中。”在战争史上,由于照搬前人经验而丧师败绩的事例不胜枚举。唐朝房官效法古制,用车战制敌,被安史叛军杀得一败涂地。20世纪30年代的法军统帅部,完全搬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在法西斯德国的闪击下,一触即溃。相反,那些被人称道的成功战例,都无不具有惊人的创新之举。
所以,温故很重要,但知新更为重要。只温故不知新,断然不会有所长进。
写到最后,突然有了新的想法——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那么这句话,是否也可以理解为:温习以前的知识和精力,即温习前事,可以增长新的知识和智慧,完全可以作为后事的借鉴啊。
不知这算不算“温故而知新”呢?姑且记下,一笑而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