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昨天夜里跟娃爸交流育儿问题,发现他有忽略孩子感受的表现,比如儿子摔倒了,他会说不疼不疼,没事没事。儿子的规则被破坏之后哇哇大哭闹脾气的时候他会直接下定义这娃脾气不好,而且在哭的正激烈的时候还要提出大人的要求。
解决
跟娃爸反馈这样不妥也无效,孩子摔倒哭了,说不疼不疼其实是没有认同孩子疼的感受,久而久之孩子会以为自己的感受不重要,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
当孩子的表现和大人的预期不同的时候,最不重要的就是大人的标准和需要,最重要的是孩子怎么了,为什么会这样,孩子没有必要迎合大人的标准,毕竟他不是你,孩子可能也理解不了大人的标准,如果因为不符合大人预期就提议武力解决问题也是特别愚蠢又解决不了问题的做法,坚决杜绝。
俩人达成共识后,安心的睡了
应用
刚才,也就是共识这个教育观念的第二天,娃爸跟我分享,说今天晚上带娃出去遛弯,孩子跟着六七岁的大孩子疯跑结果被撞倒哭了
他先上去问娃:是不是摔疼了?
娃持续哭
他又说:是不是磕到胳膊了,特别疼吧?
娃点点头
他又说:你指给爸爸看看哪里疼,爸爸给你吹吹,揉揉,就不疼了
娃指指腿,娃爸很大力的吹吹,娃就不哭了,娃爸看情绪稳定了刚要讲道理,娃就继续跑起来。
回家的路上娃爸给娃举了几个疯跑容易造成的后果,觉得娃大概懂了,心满意足的回家了。
后来采访娃爸,娃爸说怎么说,啥时候说他都动脑了,包括娃的社交过程他也用心观察并有所发现,给娃爸点个赞。
我们何德何能成为别人的父母呢,看了几本育儿的书,看得心惊胆战,成人三观和行为模式离不开家庭教育,等小宝宝长大之后再想改变也是好难,自己还没有足够好就要引导小朋友了,在成为好家长的路上加油吧,育儿育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