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达多》——德,赫尔曼.黑塞。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这段话纵使看过很多遍,其实从来都没有真正的理解过。看完《悉达多》之后,我好像明白了一些。
悉达多是婆罗门之子,他背弃了贵族父亲的期望去当苦行者沙门,在拥有了引以为傲的忍耐、饥饿、智慧三种本领之后,遇见了世尊释迦牟尼。经过与世尊的交谈,悉达多感到之前他追求的智慧是错误的,因为佛祖在菩提树下顿悟的那一刻,他所体悟到的一切是无法用语言文字传达与他的信徒们知道的。悉达多由此认识到智慧并不是他所求的,他需要的是找到自我。悉达多离开修道者的生活,在伽摩拉的指引下,变成了一个富商,二十年美食华府和荒淫无度的生活让他极度放任自我,但自我的过度膨胀非但没有让他找到青年时代智慧的吉光片羽,反而在奢腐生活的浸淫下迷失了自我。悉达多想要沉水自尽,这时却听到宏远教义中的第一字“唵”,悉达多惊醒,被生命之河的船夫收留,最终修成正果。
将佛祖乔达摩悉达多的名字拆开,就是“乔达摩”和“悉达多”两个人,乔达摩是具象意义上的得道者,而悉达多是实体意义上的求道者,他们曾有过一面之缘,悉达多在世尊乔达摩身上感受到他毕生所追求的奥义所在,但他同时又清醒的认识到这种奥义并不是成为老师的学生就可以得到的,一种道理从听到会是一个过程,从会到运用又是另外一个过程。别人感受到的永远都是别人的,而语言表达出的往往不能完全代表当事者的全部思想,甚至有时听闻者理解的可能完全是错的。所以禅宗说“不立文字”。悉达多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才会顿悟到自己一直追求的不是智慧,而是自我,他只能自己去寻找脱离苦海的道路。这是孔子所说的第一个层次:“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
年轻的时候,我们致力于得到更多更深的学问,于是四处求学、上下探索,几多得意、不少挫折。也曾于迷茫中丢失过自我,也曾为了一点成就欣喜若狂。但终究老师传授的是独属于老师的经验,我们要走的路还得自己去探索。从迈上开始探索的那条道路开始,已经可以称这个人为“三十而立”。
但人这一生沉浮坎坷,想要脱离庸俗变为圣贤总归是荆棘满途的,这条荆棘之路埋藏着陷阱与埋伏,陷阱并不总是危险,也有可能会是甜的,就好比悉达多想要追求自我,却也在绝对的“追求自我”中丧失了“成为自我”的可能性。二十年金钱女色的试炼早已让他离着最初的开悟走的很远了。他引以为傲的三种本领全部离弃了他,而此时习惯了这种生活的悉达多已经离不开这个越坠越深的陷阱。而一个有智慧的人总比凡人多那么一点清醒,可以让他们在关键的转折点做出最正确的选择。心怀厌弃的悉达多来到生命之河,河水承载了太多人的悲欢离合,这许多人的欢乐或哀愁汇合成佛法念诵中第一声“唵”,悉达多突然觉悟,他在寻找中找到并提升了“自我”。这是孔子所说的第二个境界“四十而不惑”。
这世上的“惑”太多了,人们总是为心中的“惑”所牵绊,由此生出那么多的愚蠢与罪孽,但是如果不经历心中所“惑”就不会放下,放不下,那横在心中的“惑”之门槛就会在人们每一次经过时绊住脚步,由此周而复始,永堕轮回。永堕轮回是对一个有梦想的人最大的告诫和惩罚。可悲的是,很多人都在这个轮回里浑浑噩噩。
生命之河永远流淌,它脱离了时间的范畴,它在古时今日的不同地域都以相同的姿态奔流,它是最懂得倾听的存在。悉达多成了这条河上的一个船夫,用一艘船承载过许多人的悲欢离合,不管这些人是匪徒还是官员,小偷还是智者,他都爱这个世界创造出的他们。他不抱怨、不苦恼、不困惑,他心情平和而快乐,生命对他是一件赏心乐事。这是孔子所说的第三个境界“五十而知天命”。
黑塞曾经说过,人的成长要经历三个阶段——无辜、责任和精神王国。精神王国是最后一个阶段,也是很少有人能够望其项背的一个阶段。但人存活在世界上,作为构成宇宙的一种物质,从古至今总有那么几个人能够在精神王国中自由高蹈,无关身份与国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