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起文章标题的时候我一直很纠结,带有“死”字的标题会不会让大家很抗拒,引起不适感?
我们大多数汉文化人对于死亡的话题都是十分忌讳的,尤其的信佛主和菩萨的人们,他们根本不会提及这个字眼。
还记得我小时候,提到这种话题都是要挨妈妈打的,太不吉祥了。
我们中国人对于生死之间的讨论特别少,我们甚至一生都没有去思考过这个问题,而我们终究是要面对的。
如果你知道了自己的死亡时间是什么时候,你会如何写下你的遗愿清单并去实现呢?
有很多朋友推荐我去看《遗愿清单》这部电影,包括很多的时间管理达人他们都会推荐大家去看这部电影,我抱着极高的期待去观看了影片,故事其实很平淡,没有多跌宕起伏,但给我留下的余味很足。
你对于生命是什么态度,生命就会还给你什么。
《遗愿清单》是由两个老头来主演的,但不要小瞧这两个老头,两位都是奥斯卡影帝级别的演员——杰克·尼科尔森与摩根·弗里曼。
两人强强联手,演技可谓无可挑剔,在命运面前人人都仅仅是一个普通人罢了。导演用最平实无华的剧情去打动了我的心,情到深处时我无声流泪。
有人说这部电影有《肖申克的救赎》的意味,从句式,语气,影片的行进方式,叙事手法等都是在向《肖》一片致敬,确实,我也深有感触,但两部片子的内容却迥然不同。
杰克·尼科尔森饰演影片中的富翁爱德华,社会地位极高,用他的话来说:“总统都还要跑来问我的意见”,暴脾气,幽默。
摩根·弗里曼饰演机械工人卡特,他跟机械打了45年的交道,博学多才,爱看书,一直梦想当历史教授。
两个老头子,两种不同的人物风格,互彪演技,谁也没有战胜谁,也看不出谁才是故事真正的主人公。由于病魔和反对单人病房的政策的两重“眷顾”,他们住在了同一间病房里,朝夕相处。
两人开始熟悉的过程很搞笑,又很温暖,爱德华问他的助手汤姆,那他妈是谁啊?卡特接着反问,你特么的又是谁?
一开始治疗的过程让人有几分心痛,富翁爱德华在病房里吃豪华的西餐,还善意的问卡特要不要吃,他笑了笑说不用,没有告诉爱德华接下来的灾难。
他整日整夜的呕吐,在夜里呻吟,几乎整个人都要瘫痪,容光焕发的面容变得干瘪枯黄、消瘦萎靡。卡特也没有好到哪里去,他们互相见证被病魔折磨的过程,两人在夜里瑟瑟颤抖,额头满是汗水。
他们互问,你有没有想过要自杀?“每个人听到自己要死的消息后,都会出现五个阶段:拒绝,愤怒,妥协,沮丧,接受。”
几乎是同一时间,他们都得知了自己的病情结果,两人都只剩下几个月的时间了,最长不过一年。
生命的脆弱如此凌厉地横亘于眼前,让人不禁战栗。
两个人都是面无表情,寂静,沉默,卡特打破沉默:想玩牌吗?
爱德华微微一笑:就怕你不问。
第二天爱德华捡到卡特丢弃的“遗愿清单”,上面写着:出于善意帮助陌生人、笑到流泪、亲吻世界上最漂亮的女孩、爬喜马拉雅山等愿望。
两人经过一番争执,决定在生命之行即将殆尽时一起实践疯狂,完成这些遗愿。
卡特抛下身后战战兢兢的家人,脱下充满消毒水气味的病服,与爱德华一起环游了世界。
他们玩高空跳伞,刻纹身,开跑车跨越极限赛道,到埃及看金字塔,去印度看泰姬陵......他们用生命最后的时光完成了毕生未了的心愿。
在此过程中两个认识不过几个月的老头,友情迅速升温,两人互诉心肠,袒露心事。
卡特说这么多年他一直为家庭奔波,从未有时间享受自己爱做的事情,甚至这一辈子他都没有碰过第二个女人,他与老婆的感情早已冷淡,化作亲情。
而爱德华讲了他跟女儿的故事,他利用权势把女婿弄消失了,自己的女儿一直没有原谅他。
两人插足彼此的人生,都想帮助对方,两人大吵一架,当然故事的最后是圆满结束的。他们死时无憾,完成了所有想做的事情,打开了心结,也安详地闭上了双眼。
优秀的电影总会让人观众情不自禁地入戏,将自己的现世经历移情其中,由此映照自己的生活,并从其中寻找方法。
两大影帝的对手戏精彩绝伦,尽管两人在戏中发挥的空间不是很大,但仍在既定限制内将表演的天才能力发挥到了极致,幽默时足够娱乐,细节表演走心,情感真诚。
电影在煽情的戏份上做的十分到位,电影留给人们的思考也足够深刻。
影片说有96%的人不愿意知道自己的死期,确实,虽然人们对待生死的态度不尽相同,有些人心态很阔达,能够坦然接受,但多少内心都是惧怕的。
所以人们从来不去思考“死亡”这个话题。
我尝试过思考,有些人想到自己的死时不那么有感触,换一种思考,如果你伴侣/父母死了,你会怎么样?
敲打出这句话时,我的内心是颤抖的,再次证明:人类真的很不愿意去思考这个问题。
我第一次去思考时,被我垫着的枕头全湿了;第二次,思考没有进行下去;第三次,我放弃了思考。
我16年10月份的时候很迷恋看《奇葩说》这个辩论节目,有一期的辩论赛是打“绝症病人想要放弃自己的生命,我们该不该鼓励他坚持下去?”这个题目。
我非常深刻地记得正反双方是哭着打完这个辩论的,而我是嚎啕大哭着看完这期节目。这期节目鼓励大家应该去思考生死的话题,教科书从来没有教我们怎么去面对,老师也没讲过,但我们不得不面对。
在金字塔面前,卡特问了爱德华两个问题:在你的生命中有没有快乐?你这一生,有没有给他人带去快乐?
这段话让我内心有很大的冲击。
我们人类大都是自私的,我们的生命短暂匆忙,工作、结婚生子、颐养天年,一切按部就班。生物的进化过程又使我们人类最为重视生存问题,忙于抢夺食物,所以我们几乎都忽略了自己快不快乐,更别谈让别人快乐。
他们的遗愿清单有这样的一项:出于善意帮助陌生人。我感动又惭愧,我买了《趁早》的Bucket List本子,却没有写下这一项。嘿,你的Bucket List有这一项吗?
死亡,是一个宏大又神秘的话题,每个人都知道,都熟悉,但每个人,又都不了解。
《超新约全书》电影里,上帝的女儿给全部人类发送了死亡时间,人们在知道了自己的死亡时间后,有的人辞职不去工作了,有的人坐在公园长椅上什么都不做,有的人决定要学会乐器萨克斯,有的人跟着鸟儿去环游世界,还有个疯子知道自己要62年后才会死,于是挑战不同高度的高空坠落看自己死不死。
如果是你知道了自己的死亡时间,你会做什么呢?死之前,你的遗愿清单会是什么呢?
有人说太多了,无法选择。
如果是这样,那就把每一个“今天”都当作是生命中最后的一个月吧!
当然,我从不指望一部电影一个故事能够改变我们的一生,生命的重建从来都是怀有信仰者的叙事。
“遗愿清单”在死亡面前也会一遍遍被涂改,Only只愿用微弱的文字力量唤起麻木心灵对于生命的追求、热爱,用心灵去思考自己真正的想要什么,提前写下你的Bucket List,然后按照上帝的旨意一条一条去践行。
比电影中幸运的是,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遗愿清单,不那么仓促,还能有修改的机会,但重点是我们有没有去做的意识。
Step1:写下你遗愿清单;
Step2:去做你的遗愿清单,过程中发现真爱,可涂改修正,增加;
Step3:在你的遗愿清单上打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