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不知道写什么居然都1000字了,所以开始吧。只要坚持多写几个字,就自然有东西流出来写了。
每打扫一次,就好像连同内心阴暗的角落也拭擦了一遍,享受那种身心愉悦的感觉。
你们也知道,我最近在装修房子,要做的事很多,家里就乱一点。加上有个熊孩子,我前头清理着,他后面制造着,我索性不干那么勤快了…
但这却不是一个好方法,看到到处都是玩具,地板上的灰尘,我的心也也如地板一样一点点暗淡下来。
每看一遍,就闹心一遍,直到每个房间都没有落脚之地,才横下心来去收拾。
我被那散落到处都是玩具的工作量吓到了,总想象它非常难搞:一大堆玩具到处乱放,每个房间都是,看的心里就像堵了一块棉花似的,软绵绵的用不上力。
后来,我下定决心改变,发现只需要花费10分钟就能快速拥有一个整洁有序的家,有一种顿时敞亮的感觉,身心愉悦,做了之后对自己更认可了。
日本作者山下英子有一本畅销书叫《断舍离》。张德芬老师的推荐序是这么解释断舍离三个字的:断,停止负面思考(认为收拾玩具做家务工程浩大,得累死((( ̄へ ̄井));舍,顺从自己的心(内心对这种状况是非常抵触的);离,送来“多就是好”的念头(舍弃等攒多了再收拾这种念头);只有放下执念才能得到幸福。
所以每次出现负面情绪的时候,我都会尝试“断”
,也就是停止思考,转为观察这个情绪的位置、状态,试着不带分别心的观察它,不断的观察。这个却不容易,需要反复练习。就像橙子学院的提倡的一样:50的练习、30%的学习,20%的交流(如果我记错了,麻烦告知我哈),从比例看就知道练习的重要性,是超过获取知识以及沟通交流的。
那么山下英子是怎么带我们理解断舍离的呢?作为一个咨询师,她的主要任务是建议、协助客户审视整个房子的物品,重新考虑物品与自己的关系,扔掉“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的东西,收拾干净了,顺便跟自己内心的垃圾说再见。
其中主角是自己,时间轴永远是现在。
通过物品了解自己,整理内心。收拾家里的,她说叫“破烂儿”,同时整理自己内心的“破烂儿”,让人生变得更加开心。
从加法生活转向减法生活,用行动的改变带动心灵的变化。
通常情况下家务劳动用给人一种不得已不情愿的感觉,能不做就不做。
实际上当你身边内心多余东西的时候,你是身心愉悦的,你是会上瘾的,你会越来越愿意“断舍离”,并一直保持这样状态,我现在就是这个行动的上瘾患者。
这本书其实很早就已经畅销了,今天也是我拿起来读的第三遍(粗读),加深印象的同时让我又有了一些立刻行动的欲望,想起第一次读到这本书时候的强烈驱动力。如果没读过的童鞋,建议一定要拿来好好读一下。
现在,请跟我一起来做做家务,打扫打扫内心,天空都会变得更加晴朗,让雾霾见鬼去吧!
Ps:我总是对流行的趋势反应比较慢,很多时候都是大家都弃之不用了,我才开始捡起来用,这可能也来源于我不喜欢和别人一样的原因吧。
最近两天没写多少东西,一个因为孩子总在我宝贵的清晨时分起床,我没有一个安静的环境供我写作,另外一个也感到没东西可写的无力感。所以,我愿意看书,写读书笔记。
今天写的不多,都已经10点半了。早上5点起床,一天都在搞装修的事儿,8点多哄孩子睡觉的时候我眼皮自己打架了,所以,现在我要去补美容觉去了,明天坚持早起,我爱早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