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见》这本书中,简单清晰地提出了“如何判断自己为佛教徒”的标准。
书中说,如果一个人接受“四法印”的智慧,TA就是佛教徒;反之,则不是。
四法印分别是:诸行无常,诸漏皆苦,诸法无我,寂静涅槃。
前段时间我接二连三读了两本雪漠老师的作品:《光明大手印:参透生死》和《无死的金刚心》,第三本《光明大手印:实修心髓》正读到一半。在雪漠老师的引导下,加之今天翻开《正见》,我忽然感悟到,我该向老师们学习,用文字弘扬佛法,用文字服务于众生,将佛陀的话语和智慧与有缘人分享。
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用文字传播佛法的智慧,比如:佛教主张平等,“众生皆具佛性”,尊崇僧众与佛法、佛陀本身一样重要;佛教是非神论的,它从来没有说过有个全能之神独裁地控制着一切,每个人是自己的主宰,因此,它与封建迷信有着本质的不同……等等。
带着这份觉醒,我会在这条路上走下去。
下面想谈谈实修的感受。
午饭时分,就《冒牌天神》观后感的话题,我与一位朋友进行了一番交谈。谈不上唇枪舌剑,确切地说,是各抒己见。
他认为,我没有写出这部黑色幽默喜剧对人性与美国社会的抨击和揭示。他说:
本剧是黑色幽默,注定主角要呈现的东西都是夸张的。这部剧里面的所有人物都体现出其人性的污点和美国的社会现实。但你全篇只抨击主角,我认为是不合适的。
我回应说,我并不是在抨击主角,他正是我们的代表。我认为,每个人观影的角度不同,我在不否定他的观点的同时,保留自己的想法。我朋友他看到的是人性和社会弊俗,我看到的是心理动机的转变和对个人使命的承担。
一时之间,我们相持不下。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或交流,目的可能是为了更了解对方,也可能是为了说服对方以统一意见。前者比较轻松淡然,后者有时会显得剑拔弩张。
我尽量让对方感到我没有生气,因为他已经这样认为了。我只是觉得,当朋友之间有意见分歧的时候,不必勉强,摆着就好,求同存异即可。
但是,必须承认的是,我的确感到不舒服,因为我觉得对方在极力地想获得我的认同,推翻我自己之前的观点。当然,这是我没有经过验证的想法,也许,正是我自己的投射。
我一面尽量表达清淡,一面在觉察自己的情绪。既然“没有生气”,那么是什么令自己烦躁和不悦呢?
我没有答案。直到刚才读到《正见》中的这句话――
“我们没有勇气和能力善用真正的自由,只因为我们无法免除自己的傲慢,贪求,期待与恐惧。”
在这件事情中,在当时的情境下,正是我还没有放下的傲慢和贪求令我烦躁不安。
“你凭什么想要说服我?
求同存异就好了,干嘛一定要坚持你自己的观点?
我已经说了我不否认你的角度了,你就不能接受我的角度吗?
你让我有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我都说了我没有生气了,怎么不相信我?”
这些想法虽然没有说出口,但在我心里一直默默地碎碎念。
我相信,对方一定接收到了我的情绪。
我的确“没有勇气和能力善用真正的自由”啊!真正的自由,是连躁动不安都没有,微笑着看着朋友在微信上打下的字,再不厌其烦地回应对方。
试想一下,如果我是以这样的状态跟他交流,他一定不会以为我生气了吧。
实修结合教义,收获匪浅。
我需时时觉察,事事觉知。每天向着光明前行,哪怕只有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