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书也看做一个产品,那么《点石成金》的产品的可用性还是很高的,首页就是大大的DON’T MAKE ME THINK,作者在第一章就指出了本书的核心思想——别让我思考,接下来的所有内容几乎都为了这一思想服务,真正好的用户体验是一种在很少需要甚至是不需要用户思考的情况下进行操作的体验。
Part Ⅰ设计原则
围绕可用性设计的指导原则展开,首先说可用性定律的三条:别让用户思考,采用无思考的选择,省略多于文字。其中在第二条定律中作者提到了“三次无需思考、明确无误的点击相当于一次需要思考的点击”,关于这一点,第一次看到的时候心存疑惑,思考之后发现,三次1+1的简单运算必然是比一次321341x342342的运算更加简单,甚至于耗时更短,即这条定律是在告诉设计者们平均每次操作的耗时才是我们应该重点关注的。
对于用户实际操作情况,作者也花了很大的笔墨进行描写,作者总结出的三点是:扫描浏览、满意即可、勉强应付。其中对于勉强应付我的理解是用户对于产品的原理是不在乎的,只会选择最早接触到的可用的产品,就像现在酷狗仍然是互联网音乐行业的龙头老大,进入行业越早的企业占据了有利地位,后续的开拓者们必须要提供质的飞越才能从这批产品中抢夺用户。
作者在扫描设计中提到很有趣的一个观点,“简洁胜过一致”,那么为什么简洁可以胜过一致?因为所谓为扫描设计的重点是帮助用户快速获取到需要的信息,简洁说明信息的有限,那么在信息量少的情况下,用户的操作行为有限,举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表单填写,在这个过程中用户的注意力全在表单上,其他为了养成用户习惯的可点击按钮反而会分散用户注意力,因此简洁的界面是更好的选择,我也认同这一观点。
Part Ⅱ 关键部分设计
先说导航设计,作者提到导航的定义是——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还有得知你自己当前所在位置。这就是导航最大的两个作用,其他还有网站内容体现,表现在导航具体层级名称上;使用指示说明,帮助你选择正确的路径;给网站建造者信心?最后这点我有疑问,如果只是设计出了导航,并不证明用户就会按照我们理想的状态去进行操作,毕竟最终决定用户操作的还是实际产品的质量,不依靠真实的测试或者用户反馈,这种没有依据信心就只是设计者的自我满足而已。
在导航设计中,作者提到要将页面名称放在网站首页可以囊括内容的地方,指示当前页面内容,个人认为在浏览器选项卡提供title显示的情况下这点是没有必要的,冗余的说明会造成用户厌倦感和页面空间浪费。
再说主页设计,主页最重要的功能是传达网站整体形象,针对主页空间不足,作者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将内容分散到其他页面和轮流使用,轮流使用在实际设计过程中比较少,我们或许可以理解为移动应用的每次大更新,虽然这种轮流使用的做法与用户习惯养成的理念相悖,但是它抓住了用户喜新厌旧的一种心理,要知道,一成不变的产品其实是留不住用户的。
其中关于搜索的描述,提到搜索必须要有“搜索”文字、输入框、搜索图标,然而,在用户习惯已经养成的现在,“搜索”文字有必要吗?用户看到输入框和搜索图标的一瞬间已经能有这是搜索操作展开的地方的概念,再添加“搜索”就是过多指示了。
Part Ⅲ 解决争论
解决争论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是:测试。一个良好的可用性测试是可以帮设计者少走很多弯路的。作者推荐一种类似于跳楼大减价的建议可用性测试方式,这种方式主要表现在:时间短、贯穿整个开发过程、周期短、参与者少(3人)、几乎不对参与者进行筛选、在开发现场进行、观察人数多(尽量包括整个开发团队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总结短、找出最严重的问题、成本低。挑几点来说,几乎不对参与者进行筛选,刚看到的时候学的不可思议,可是联系到周期短、贯穿整个开发过程以及之前作者提到的观念“每个使用者都是独一无二的”是有一定道理的,显然网站访问人员并不仅限在设计者理想中的那部分目标用户上,一家金融网站可能迎来一位程序员访问者,所以设计不能只为目标用户服务,而应该面向大众,同理,测试也是一样的,而且往往引起人们反感的不会是过于简单的设计,而是过于复杂的设计。
另外作者认为测试最重要的目的是找出最严重的问题,并进行修改,显然一家购物网站如果用户连购买按钮都分辨不出来,这个产品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对于这一点值得所有参与可用性测试人员的重视。
作者还提到测试环境应该是一个安静不被打扰的空间,我对这点持不赞同态度,测试是为了看到用户的真实使用场景,那么真实使用场景往往不可能做到安静而不被打扰,所以我认为测试除了这种实验环境下的,应该还有更加贴近生活的测试,比如在餐馆、网吧等等,这样结合的出的结论才更准确。
Part Ⅳ 其他
在第四部分作者主要讲述了现在一些技术的发展(移动应用)、用户好感度提升、提高可访问性以及如何说服他人关注可用性,针对很多具体情况给出指导性建议和具体操作。其中,作者提到了一个设计观点:一切都是妥协。任何类别的设计都要面对约束,都会进行妥协。这个观点不无道理,约束具体可能是技术、成本、时间、甚至是人们内心的期待,最好的可用性就是做出良好的设计妥协,即约束是不可避免的,在有约束的情况下做出最恰好的设计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