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上午,初春的暖阳洒在小区广场上,很是舒服。我带着孩子下楼准备踢球,又看见邻居王阿姨一个人坐在长椅上默默发呆。
“阿姨,王军最近怎么样了啊?找着工作了吗?”
“哎!别说出去找工作了,已经一个多月没出门了,成天闷在家里打游戏,也不跟任何人说话。我多说他两句吧,还跟我着急……”
王阿姨一边向我倾诉,一边抹眼泪。
王阿姨的儿子王军,大学毕业已经3年了,一直闲在家里,不工作也不交朋友,整天以打游戏度日。老两口已经退休,靠着微薄的退休工资养着一个四肢健全的儿子,还说不得骂不得,多说两句就要闹轻生,成了王阿姨最大的心病,却不知如何是好。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学有所成了知道努力工作回报父母、报效社会,我家的这位却好像永远长不大,只想呆在家里啃老,完全不想靠自己生活呢?”
王阿姨的这句话让我想起了春节与伙伴们共读的那本《目标感》,王军的表现不就是书上描述的典型的疏离者的现象吗?不采取任何积极努力去追逐目标,也不会表现出对追逐目标的渴望。细看当今社会,这种成年了还依然啃老的年轻人并不在少数,原本带着全家的希望长大的孩子,却成了引发家庭不幸的灾难。
为什么有些人的人生是成功而幸福的,有些人的人生却是充满波折与哀伤的。年轻人拥有不同的人生轨迹的关键因素,除了天资和物质条件的差异,最关键的还是目标感。对目标感的认识不清,造成了当今年轻人内心普遍缺乏成长动机的现象。再加上社会高速发展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引发的激烈竞争,让这些年轻人感受到压力后马上变得迷茫,快速退回到熟悉的安全区不愿意再接受挑战。
比如上文的王军,刚毕业时家里托关系给他找了一份工作,没干两天就因为一次工作没完成好被老板一顿批评就辞职不干了。后来也被父母逼着去找过几次工作,但都是没干两天就选择辞职,跟父母说自己没能力做好。结果一宅就在家啃了3年老,还看不到任何希望。
这绝对不是个例,《目标感》这本书的作者威廉戴蒙用一份涉及美国1200名年龄在12~26岁的年轻人的调查问卷,论证了找到明确的人生目标对于年轻人在生活中获得幸福感和满足感至关重要。
那又是什么原因让王军失去了目标感呢?听王阿姨细数自己的苦楚,可以发现这个结果其实跟她的教育不力是脱不开干系。因为是老来得子,所以虽然家庭经济并不富裕,夫妻俩对儿子及其宠溺,从小到大都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般呵护,却独独忘了教他树立人生目标。成绩不好就花钱买学位,没有同龄玩伴就让他自己在家呆着……一切都有父母包办的王军根本不知道这世上还有要靠自己去争取什么这回事。这直接造成了他毕业后无法顺利完成角色转变,不可避免地成了与社会格格不入的特殊存在。
人生若没有做事情或想要改变世界的目标,它就像是一场没有终点线的比赛。你能够长大,能够过上好生活,你可以做到这些,但是当你安顿下来之后,或许你可以重新考虑为社区做出贡献,这会使你的生活更有意义。
除了给孩子物质条件帮助他们顺利长大,父母和教育工作者更需要创造条件让孩子体验和找到生命的意义,提升孩子的目标感。高目标感的人,会有一个社会情怀。如果能得到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会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得到正向反馈,逐渐成为自信,坚定,内驱力强的人。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目标会格外清晰。目标的明确使他们产生了让人吃惊的格外积极的活力,这些活力不仅驱使他们充满激情地追逐目标,还可以让他们习得完成此项任务所需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在过程中,他们成了很棒的学习者,并培养出了在他们这个年龄很少人具备的执行力。
反之,就可能像王军一样,一遭遇困难就退缩,要么成为空有抱负不会行动的空想者,严重者直接自暴自弃变成疏离者。
那我们可以如何帮助孩子提升目标感呢?作者对一些有高度目标感的年轻人做了深入访谈,发现
在这些案例中,年轻人都从自己直系亲属那里找到了支持,并从家庭之外的人或组织那里获得了指导。
培养高目标感的孩子,父母首要任务是学会支持。
何谓支持?
除了物质条件的给与,父母需要给到孩子找到人生方向的正确指引,帮助孩子成长为自己想要成为的那个人。
支持是一种允许: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兴趣去探索自己的人生道路,而不是按照父母的期待和目标去升级打怪,完成既定人生清单。
支持又是一种谦逊:父母需要承认,自己并无能力给与孩子的一切梦想来源,需要孩子自己出去社会寻找更多的对标榜样,完成认知升级。
如何做到真正的支持呢?
首先,作为孩子最先接触到的领路人,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的一言一行为孩子分享我们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里的分享不是说教式的分享,而是用自己的行为向孩子自然呈现。
比如王阿姨夫妻俩都是勤劳肯干的工人,他们完全可以在孩子面前多交流分享工作对于自己人生的意义,勤劳的品质让他们不仅得到了物质回报可以给孩子生活和受教育所必须的物质来源,还为自己获得了周边人的尊重。同时这些回报来之不易,不是可以随便挥霍的。而不是一味宠溺,替孩子包办了一切,甚至连需要自己努力才能上学接受教育这样的基本体验也用花钱买学位的方式替孩子完成了。难怪王军长大后以为工作就是去拿工资,对其中艰辛完全没有预设,以至于完全无法适应社会需要。
其次,父母需要学会倾听孩子的渴望和需要,在孩子遇到问题时理解并帮助他们。这里的帮助依然要做到以引领为主,而不是包办。比如王军小时候遇到社交障碍,找不到玩伴,王阿姨就需要及时发现孩子渴望与同龄人交往的内心苛求和需要,创造条件并指引他逐渐学会与他人相处,而不是担心孩子受伤害,每天关在家里小心呵护着。
再次,对孩子感兴趣的事情给予支持,和更高层次的引领。
王军从小喜欢打游戏,王阿姨屡屡劝阻,但又因为溺爱任其发展,让孩子越陷越深,最终不仅荒废了学业,还造成他沉迷于网络世界,更加阻碍了社交能力的发展。
更好的做法应该是用心观察孩子为何会对游戏感兴趣超过其他事情,比如与同伴一起玩耍?引领孩子发现游戏背后对我们个人成长的价值、对社会的价值,这样孩子可能会从自己的兴趣上发现不一样的价值,自己走出误区,找到更明确的目标。这样的疏要比无力的堵更有用。
最后,引导孩子在家庭之外寻求指导
作为父母,需要认识到自己的认知和能力都是有天花板的,虽然可以不断自我成长提升自我认知的天花板,但孩子的目标不应被我们的天花板所限制。需要引导孩子走出去,从外界获得指导。
这样孩子既可以打破父母的天花板,还能逐渐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意义。因为所有的目标,最终都需要走向社会,获得社会价值的反馈才能让我们找到归属感,从而产生更加清晰的方向。
1.引导孩子走出去,多和同龄人相处。让孩子在锻炼人际交往能力的同时,获得更多更精彩的有关人生理想的认识和碰撞,形成初步的目标感。
2.引导孩子学会寻找人生导师。我们可以跟孩子探讨什么样的人可以作为导师,导师对我们的成长意味着什么,先给孩子种下心锚,当他遇到困惑时就会主动寻找榜样引领自己持续成长。
3.借助社会的力量帮助孩子找到目标感。比如多创造机会带孩子去体验志愿服务活动等。这一举措同样可以帮助孩子在提升社交能力的同时,收获更多有关社会意义的体验,从中找到与自己的兴趣相交集的部分,清晰自己的成长方向。
助力孩子拥有高目标感,成长为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父母做到支持是关键。
你还能想到哪些更多的具体措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