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稻谷在八月底就等待着收割。糯米则要等到九月底方才把头埋得底底的,露出沉甸甸的金黄色。我一看到它们粒粒饱满地缀在糯米杆上,就仿佛看到糍粑果在我眼前飘。严格来说,我算不上吃货。但是我对糯米做出来的各种食物,向来是没有免疫力的。
糯米,以各种各样的形态滋养着我的童年生活。它经过发酵变成酒;被石磨碾压变成粉;经过千锤百炼变成黏黏的糯米糍粑。总之它们是我味蕾日记里绝对的主角。
在我们家,糯米最家常的做法是把它蒸熟后撒上酒曲让其发酵,酿成米酒——醪糟。醪糟在我们家又往往是待客的重头戏。
每次只要家里来了远客,妈妈都是先招呼客人坐下,然后就会说:“你先休息会儿,我去烧一碗醪糟开水。”此时客人则会回答:“你看,来了又给你添麻烦”。
所谓的“醪糟开水”,其实就是先往锅里添一大碗水,等水煮开后,往水里放上一小勺醪糟。等锅里的醪糟煮得冒珍珠泡了,则把灶膛里的火拨小。待到锅里的醪糟渐渐平静不再翻涌,妈妈就把手里的鸡蛋在锅沿上那么一敲,伴随着“咔嚓、咔嚓”的脆响,蛋清和蛋黄就从裂开的蛋壳里溜了出来,直接滑到了醪糟汤里。妈妈一般都打三枚鸡蛋在里面。此时,一定不能用猛火,因为被猛火舔舐过的荷包蛋,则会变得溃不成军。
煮好以后,白里透红的荷包蛋就躺在米白色的醪糟汤里,煞是好看。妈妈把它们盛在一口大碗里,顺着碗放上一个搪瓷小勺,连带着注入内心满满的热情,一起端给客人。这样一来,就算为客人接风洗尘了。因为,在那个交通基本靠走的年代里。客人远道而来,在又渴又饿的情况下,一碗清甜又营养的醪糟汤,在解渴的同时又起到了充饥的作用。
食物的魅力就在于:它总能不动声色地充当起维系情感的纽带。是内心情感最淳朴也是最直接的外在体现。当然,也有许多人是吃不惯发酵食物的。因此,对醪糟是深恶痛绝。
那么把糯米撵磨成粉呢?被撵成粉末的糯米,则变成了一篇隽永的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此刻的它们被赋予了新的名称——汤圆粉。汤圆,也叫元宵。在中国人的餐桌上,大概是糯米最大众的吃法,也是最具有仪式感的食物。
在我的记忆里,大年三十和正月十五,我们家都要吃汤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聊天一边吃着碗里大得像乒乓球的汤圆。这些汤圆入口绵软又甜糯。只见它们不分彼此地挤在一起,白嫩滚圆的外型被赋予了团圆的寓意。在我看来,就分外美好。因为工作的原因,早把他乡当故乡,一年到头跟父母也是聚少离多。时时刻刻把“团圆”的信念装进心里,就可以让回家的路一直一直延续下去。
有一年元宵夜,带着老妈在公园里看灯会。灯会打造出了一个五光十色的世界,人们鱼贯而入,自由自在地徜徉在这个流光溢彩的世界里,入耳皆是人潮掀起的声浪。眼睛在花灯与花灯之间来来回回,时间一长就有点眼花缭乱。
我开始有意识地把眼睛从灯上挪开。越过灯光和人群,注意到那些隐没在转角处散发着诱人香气的食物,它们大多是小吃类。其中有一道当地很有名的特色小吃叫:“三大炮”。
我先是远远地听到“咚、咚、咚”的声响。被声音吸引过去后,以为是有人在那里打鼓。凑近一看也确实有一面鼓,但是敲打鼓面的不是鼓槌,而是被捏成一团的糯米团子。被捏好的糯米团子被一个壮汉往鼓面狠狠地砸去。于是发出“咚咚咚”的声响。
一碗“三大炮”一般也就三个糯米团子,糯米团子,就是我们小时候常吃的糍粑。但是它的做法有些考究:先是把敲过鼓的团子放在碗里,接着在面上淋上一层红糖水,最后再撒上一点熟的芝麻黄豆粉。我买了两份。老妈一份我一份。但是老妈说:“没有自己家里做的好吃,吃起来不糯”。刚开始我以为是她的心理作用。放进嘴里仔细一品那味儿,口感的确不怎么Q弹软糯。不像是纯糯米做出来的,里面好似混杂有稻米。
记得小时候,家里每年都要做糍粑。糍粑的做法一点也不简单,绝对的体力活。妈妈天不亮就起来泡糯米,等糯米把水喝得饱饱的,则要放进锅里煮,煮到半生不熟的,就要把它们全部打捞起来,滤干水。再放到蒸子里蒸,让其完全熟透。熟透的糯米,则被放到一口缸子里,等待着一场千锤百炼的开始。
此时,妈妈从后山回来,手里握着两根手腕粗一米长的竹筒,爸爸和妈妈人手一根,对着熟透的糯米倾斜着锺下去。我、妹妹还有奶奶,则按住缸子。因为,糍粑太黏糊了,它们牢牢地沾住竹筒,不让它轻易抽身。爸爸妈妈才不去理会那些粘人的糯米,拔出萝卜带出泥地来回锺。缸子在我们手里长了脚似的,摁都摁不住。也不知道锺了多少下,原本粒粒分明的糯米,此刻变得面目全非,黏黏糊糊地蜷缩成一团。此时的它就不能再叫糯米了,凤凰涅槃后变成了“糍粑”。
此时的糍粑还是热的。趁热撒上一点白糖,就两个字“美味”。但不能贪吃,因为糍粑不易消化。老妈一般会把弄好的糍粑,先是切成豆腐块。继而切成又小又窄又薄的糍粑片,所以老妈现在刀功一流,糍粑功不可没。
被切成片的糍粑,接下来则是被放到太阳底下晒。晒干后,就全部装入尼龙口袋里。等到要吃时,就取一些出来,放进烧得滚烫的油锅里炸。生脆的糍粑片,在油锅里迅速变得金黄还不断地膨胀,直到吸饱油,浮在面上。这种油炸出来的糍粑就成了我和妹妹最爱吃的零食——“糍粑果”。
喜欢吃甜的,就撒一点白糖。喜欢吃椒盐味的,则撒上盐、花椒粉和海椒粉。家里人都喜欢椒盐味儿的,我也一样。
糯米的吃法被不断创新,但怀旧的我还是最爱记忆里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