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标题,我自己看着都觉得很标题。
然而,这却是一个事实。其实我很讨厌那种自己做不到,却满嘴跑火车的人。
其实,我自己也是这种人。
作为一个老师,教育学生是我们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
经常会要求学生,上课要认真听讲;作业要按时完成;早上早点起来,利用好时间记单词等等。
然而,我自己当初读书的时候,除了高三那一年外,我上课会睡觉、作业会不写、早上从来都是睡到踩点进学校,甚至因为迟到被罚过蛙跳。
即使是工作后,在教育着他们的同时,我依然会刷着手机熬到三四点;早上睡到上班前;工作上的任务不设置deadline,能拖就拖,不能拖就敷衍着完成。
工作和生活,经常都会觉得力不从心。
不知不觉,活成了自己厌恶的样子,也是一个“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其实,我挺感谢这次疫情。
在这次宅家修炼中,我通过对在家做饭这一件小事的坚持,让我的生活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对于一个懒癌患者来说,能不麻烦自己就坚决不麻烦自己的人来说,能在外面吃我会在外面吃,能点外卖我会点外卖。
因为疫情原因,餐饮店不提供堂食,点外卖也有隐患,开始自己做饭的模式。
当然,中间也是有起晚的时候,也会有一段煮好饭去睡回笼觉的经历,但是,不知不觉中, 也坚持了两个月。
我自己也越变越好。
首先,我找到了早起的乐趣所在。
人果然要去多尝试,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
经常看名人故事,都会发现,很多名人年轻的时候都去尝试过很多的工作和经历。找到自己所热爱的事业,并为之坚持,才能取得后面的巨大成功。
找到能促使我早起的动力,早起对我来说,变成了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对其他人来说,早起的动力不一定是做饭。
可能是享受美味的早餐,可能是享受初生太阳的温暖,可能是释放压力的运动,甚至是早上工作的高效率。
坦然接受早起失败,不用产生挫败感。
前面就说过,这两个月,我会有起不来的时候,甚至是早起了,但是又去睡回笼觉的时候。
出现这样的情况,不必苛责自己。
睡懒觉这种本能驱动的行为,出现是人之常情。
苛责自己,有时候反而会产生反作用,使自己失去信心坚持这件事。
通过早起这个习惯,慢慢地进行其它的改变。
01
一般,早上起不来的人都是晚睡熬夜的人。
可以用早起倒逼早睡。
①困也不要在白天睡太多,免得晚上睡不着。
②清空想要睡觉的时间前的一个小时,不要安排任何事情。
我以前有列任务清单的习惯,到睡前看到还有一堆事情没完成,就会莫名焦虑,到晚上还是想着要把能做的都做完才去睡觉。
严重拖延症和强迫症就会这样,结果每天陷入恶性循环,疲惫不堪。
看完《高效15法则》,我现在都不做任务清单,我想到什么事情,都是直接给这个事情安排进日程表里面,安排不了的也会在手机设置某一天提醒自己,检查是否可以安排时间去完成。
这个方式还是在实践调整的过程中,不过明显已经给我的生活带来的极好的变化,建议可以参考书里面提到的方法。
02
充分利用早起多出来的属于自己的个人时间。
我现在比家人都会早起一个多小时,利用这个时间我会先进行冥想5分钟。
然后就是开始我的做饭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慢慢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方式。
从开始需要根据菜谱来做饭,变成靠自己的感觉去做。
而且不要小看做饭这件事,要做一顿好吃的饭菜,想菜单、列材料、买菜、制作过程用料的先后顺序、火候、味道的把握这些细节全部都非常重要。
在这个不断尝试、改变的过程中,我也会有很多意外收获。
如果没有提前想好次日的菜单,第二天早上的做饭会变得非常忙碌,甚至是手忙脚乱。(养成提前一天列菜单的习惯)
→提前列好次日的日程表,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有条理。
没有什么煮饭的经验,会煮的菜来来去去都是那几道,天天吃也容易腻。
新的菜式一开始都会参照下厨房里面的菜谱。
但是地域、饮食习惯不同,每个人喜欢的口味都是不一样的。
完全按菜谱做出来的菜,反而不一定喜欢。必须重新调整尝试。
→别人说好的,对自己来说不一定是好的。无论是习惯、东西或者人,不要总是只会听别人说,跟别人做,用心去体会尝试,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煮好饭做好清洁工作,剩下会有两三个小时的时间,刚开始没有安排具体任务。
所以有时侯觉得困了就会去睡回笼觉或者无意义的刷微信朋友圈。
把这个时间段强制自己关掉网络,安排一些需要高效率处理的任务,例如:写作、备课和阅读。
我会把早起和早餐的图片发到朋友圈,一开始,是为了骗赞。
最近,有几个朋友看见我宅家的时候都能这么自律,她们也都开始有想法去改变自己目前的作息。
我真的觉得非常高兴。
能通过我自身的改变去给别人带来影响。
马云曾经说过:我们永远不要尝试改变世界,而要改变我们自己。
一个人的力量很有限,是无法一下子改变很多人的固有观念。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也只有改变自己,你才有可能通过行动去影响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