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周六习惯了有《朗读者》的日子,《朗读者》结束后总觉得自己的周六少了些什么似的,没有《朗读者》,没有董老师,就像缺了一道精神食粮,不知从何补起。对我来说,《朗读者》不仅仅是一档文化综艺节目,还是我浮躁时的瞬时安定剂。在微博上看到记者周甜写道:《朗读者》第二季播出至今,一直没看,倒也不是没时间看,只是没有适合去看这档节目的时间,我不会把它作为吃饭时可伴随观看的那种综艺节目,它是那种要看就要认真去看的节目。我非常赞同她的观点。《朗读者》是一个适合静下心来好好欣赏的节目,如果仅把它当做伴随吃饭观看的综艺节目完全是亵渎了它。
在我看来,《朗读者》是一本有着人生百味的大书,里面百转千回又耐人寻味的人生故事,值得每个人去翻阅。于我而言,看书和写作一样,是一件庄严且神圣的事情,所以应该把自己那一方天地收拾干净后再认认真真阅读或写作,这是对文字的尊重,而《朗读者》就是这样一档让我像对待读书对待写作一样严肃认真的节目。如果有时忍不住想着急看也不会让自己匆匆忙忙看完,更不会在吃饭的时候看,那样会觉得自己有罪恶感,是对节目的不尊重。
看《朗读者》就像翻看自己非常喜欢的一本书,仔仔细细地翻开一页又一页,不断被里面的故事吸引打动着。你说,我相信它的影响力,是会在很长很长时间之后,看过的人还会想起,它给了我一些力量和安慰,这也是我们觉得最有意义的地方。我想说,董老师,你做到了!至少我是真切地被那些朗读者那些读本打动了。因为《朗读者》我知道了更多不同领域优秀的人,知道了更多优秀的作家和书籍,它不仅丰富了我的阅读视野,还让我对文学的世界有了新的认知,这是《朗读者》的美好之处。
02
从《朗读者》第一季到第二季,你说你和你的团队压力更大了。你说,孩子还没有生出来,你肯定会想他是什么样子,大家喜不喜欢,但我相信,如果拿出了百分之百诚意,大家还是能感受到的。我想说,我们真的全部感受到了;你说,节目没播之前谁也不知道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就像毕飞宇老师说过的一句话:董卿,你就做一次农民,你只管播种,收获的事情交给土地。我想说,董老师你播下的种子早已在看过《朗读者》的观众心里生根发芽了;你说,做了《朗读者》后自己有了一把小镊子是专门拔白头发的。我想说,我知道那是你为节目辛苦付出的见证但真的很心疼拼命的你。在发布会上朗导开玩笑地说你做了《朗读者》后已经老了十六岁了,你说为了节目老了多少岁都不在乎了。我想说,在我们心里你永远是青春的年龄。董老师,想真诚地对你说一句:谢谢你,谢谢你的理想主义。
03
在这个泛娱乐化时代,综艺节目随便请几个当红流量小生玩个游戏打打闹闹间就能瞬间俘获观众的心进而收获一大批忠实粉的浮躁当下,《朗读者》无疑是剑走偏锋,但所幸它不但存活了下来,而且茁壮成长了。作为去过一次录制现场的我深知它的不易,每期差不多一个半小时的节目,总共有不同领域的四位嘉宾,每个嘉宾所读的文本各不相同,但所有的精华都浓缩在了这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
在看节目时,我经常对朋友说,我好想在现场听董老师采访嘉宾啊!一个嘉宾采访一个多小时,差不多就能间接地见证嘉宾走过的人生了,这是董老师采访的魅力,也是《朗读者》舞台的魅力。但我时常在想《朗读者》为什么只保留采访的十六七分钟呢,好心疼那些被剪的部分,如果像人物访谈节目一期只请一个嘉宾,采访一个小时也足够了,为什么不那样做呢?我一直疑惑不解,为董老师不成正比的付出与收获而深感不值。后来我才想明白,《朗读者》终究不是人物访谈节目,它最宝贵的地方就在于从最精华的人物访谈中找到和文学读本最契合的共通之处,通过人文去了解更深更远的文学作品,就像董老师说的:《朗读者》是一档人生与文学相结合的节目。
04
现在《朗读者》第二季也圆满收官了,细数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嘉宾,不是那些闪闪发光自带光环的明星,而是那些一辈子在自己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的科学家。八九十岁高龄的老人家依旧在自己的岗位上散发着生命最后的光和热,那种大我的精神真让人从心底里深深地敬佩。也许有一天我可能会忘记他们的名字,但我永远都不会忘记他们曾经带给我的心灵震撼,那是最耀眼的人性美。
96岁中国肝脏外科之父吴孟超,长期手握手术刀变形的双手不知救了多少绝望的病人。董老师读信时的那几滴眼泪是感动更是心疼。我想倘若多几位像他这样的医生,那些病人该多幸运啊!他说,名誉算什么,我不过是一个吴孟超嘛,救人治病是我的天职。77岁核弹老人魏世杰,一辈子都致力于国家的核武事业,儿女却都患精神疾病。现在老人最大的愿望就是自己能健康好照顾儿女。他说,要热爱幸福的生活,也要热爱苦难的生活。我想这该是多么伟大而无私的胸襟啊,我一直在祈祷上天对这个家庭好点吧!从著名的金马影后到琉璃脱蜡专家,杨惠姗做了华丽的转身。我想这是对琉璃怎样的热爱和对人生怎样的淡然才能做到这样豁达洒脱的转变啊!我一直觉得这样的女人才最有气质,那种迷人大抵是因为优秀吧,就像我最喜欢的董老师。除此之外节目里还有很多很多我喜欢的嘉宾,但这些嘉宾是深深触动到我内心深处并为之动情的几位。
05
《朗读者》第二季最让我惊喜的是请到了我喜欢的作家余华。当我知道嘉宾有余华的时候就兴奋到大呼:董老师太厉害了!他可是自己大学现代文学史课上最喜欢听老师讲的一位作家,也是自己论文里写得最多的一位作家,没想到可以在《朗读者》听他讲自己的写作之路,感觉像有生之年系列。在我的印象中,看过余华的书,也看过他小说改编的电影,但我好像从来都没有真正关注过余华本人,而且也从未在电视荧幕中看到过他,能在《朗读者》看到董老师采访他,超级兴奋。
我了解的余华全都是从他的文字里知道的。在书里我认识的余华是压抑的痛苦的冷血的,甚至书封面上的他都是给人一种沧桑愁苦的感觉。但是看完《朗读者》后才知道,余华原来没有像他写的文字那样压抑冷酷啊!现实中的他幽默风趣,完全想象不到他是写过苦难文学的作家。在节目中他说的那些经历我曾经在他的散文中看到过,当时觉得那个住在医院对面天天被哭声吵醒的小孩真可怜,但是现在听他讲那段童年经历反而觉得是他的童年生活造就了能写出一针见血文字的他。在节目里,他开玩笑地说,我的作品语言简洁,是因为我认识的字不多。我想这是怎样谦虚的人啊,他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可是自己最喜欢的小说啊,不得不感叹:大家都是淡然处之的超世心态啊!
“你有多久没朗读了?”还记得第二季宣传片里董老师无声胜有声的翻书画面。时间真快,第二季也圆满收官了。你说,我们未来可期。我们说,明年再见。最后我想说,董老师,谢谢你!谢谢你请了那么多我喜欢的嘉宾,谢谢你让我知道了那么多感人至深的人生故事,谢谢你开拓了我的精神文学世界。我们明年再见!现场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