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将挂在房梁上的一个被烟熏火燎的,落满尘埃的竹筐慢慢的放了下来。竹筐里装着一沓沓去年端午节吃完粽子之后,放进去的竹子叶。那深粽色竹叶有三寸之宽,两尺之长,它同样裹满着尘灰。爷爷开始在水里一边边的清洗着它上面的灰尘。一旁的锅台边上,奶奶在用笊篱把昨晚浸在水盆里的红枣捞了出来。那红枣浸得又圆又大,鲜红鲜亮,像一珠珠玛瑙一样美丽。之后,两位60多岁的老人便开始把淘干净的糯米和红枣,给用竹子叶编成的三角兜兜里装了……
——这是40多年前爷爷和奶奶在端午节当天早上包粽子的情景。
那时候的端午节,农家人包粽子的并不是很多。原因是我们北方缺少竹子叶。多数人过端午是以糯米糕代替粽子的。人们是用这样的话自圆其说的:不管是粽子还是米糕,都是糯米做的,倒到河里鱼啦虾啦都照样吃天,就不吃屈原了。所以在我的印象里包粽子的乡亲们并不多。过端午节乡亲们的饭桌上都是以糯米糕和拌菜、包子、煎饼等为主。我家的竹子叶,是一位邻居去四川探亲回来时带了一大捆,给我们分了几十条。那时候农村的老鼠很多,这害祸是牙根发痒的时候啥都啃。为了竹子叶不被老鼠糟蹋了,每年的端午节用了之后,奶奶就把它洗干净,让爷爷吊在了房梁上保管起来,以备来年再用。
包粽子其实是比较麻烦的,也是一个技术活。先在竹子叶里垫一上小撮糯米,再塞上两三颗红枣。偶尔还夹上几颗红豆或花生米。最后在红枣之间的缝隙和上面又放上糯米。粽子包好之后,先是下到铁锅里煮上若干时间后,再捞出来又放到篦子上开始蒸。大约蒸上半个小时之后,才能正式出锅。这样做出来的粽子不但糯米熟透了,而且外型非常饱满,既好看又好吃。我记得小时候连续多年,我们家每年端午节都是包粽子的。可惜我自小就不喜欢吃米类,小米也好,大米也罢,糯米也同样,我几乎都是不吃的。所以,每年的粽子我顶大只是尝一两个罢了。奶奶经常批评我说:馋人不吃米,你就是一个馋嘴的猫。
几十年的时光眨眼而过,随着交通的不但发达,我们这里的来自南方的竹子叶,早已不是稀罕之物了。人们吃完粽子之后,随手就把竹子叶丟到垃圾桶了。但是,农家人却不再自己包粽子了,不论是乡下还是城市,端午节这天吃的粽子和糯米糕都是买回来的。
孩提时的端午吃粽子,已成为遥远而美好的回味。而这个回味,我觉得并不完全是大人们给我们灌输的纪念屈原而已,也是我们对已故的亲人们的那深切的怀念和追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