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先从两个故事说起。
唐朝年间,有一位叫贾岛的诗人,就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作者。据说,有一天,贾岛新作了一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作完之后,对后一句诗是用“推”还是用“敲”一直无法确定,因而骑在驴背上做着“推”和“敲”的手势,思考到底哪个字更妙。就这样不知不觉走进了唐朝大文豪韩愈的仪仗队,惊扰了韩愈,士兵把他带到韩愈面前,韩愈便问他所思何事?贾岛便将作诗的原委相告,韩愈沉思片刻后,说“敲”字更秒,韩愈欣赏这位年轻人对作诗的这份痴迷,便邀请他一同乘轿子,相互交谈起作诗的心得,成为了好朋友,成就了一段佳话。这也是“推敲”的典故。
同样是唐朝年间。有一位诗人,名唤齐己,作得一首《早梅》,其中有这么两句: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或许是感觉到自己的诗作不够完善,便千里迢迢去拜访当时的另一位名士郑谷,寻求郑谷的意见,郑谷看完之后,却只改了一个字,整首诗便更具意境,更能体现早梅的早意以及梅花的凌寒独自开的傲然意味。这个改动便是将“昨夜数枝开”改为“昨夜一枝开”,因为这一个字,齐己当即拜郑谷为师,这便是一字师的来由。
这样的事迹比比皆是,可见古代的文人对写作的追求之高,所以才会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所以才会有“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原来这不是夸张,这就是古代文人真实的写作状态。
2.
古人对写作的追求还不仅限于在这一字一句之间计较,对整体著作的追求也十分普遍:
司马迁的《史记》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其历史文化成就之高,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史记》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件历史事件,都经过司马迁的精心研究和实地考证,为此,司马迁走遍了整个中国,北上涿鹿了解皇帝蚩尤大战这一远古传说,南下阮湘了解荆楚大地,东临会稽考察大禹治水的古遗址,西至崆峒了解古代少数民族活动的痕迹。为的就是尽可能的还原历史的真相,为的就是为后世树立一个史书撰写的楷模:实事求是。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是我国中长篇小说的巅峰,今天还有专门研究《红楼梦》的红学,其成就之高毋庸赘言。然而,这一切来之不易,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完成这一辉煌巨著。一篇文章反复修改尚需时间精力,何况60多万字的宏篇巨著呢,真可谓呕心沥血,殚精竭虑。
如果要考虑到这些作品创作的时代及其特殊的背景,对创作者的钦佩便更多了一分。
司马迁创作《史记》时,深受宫刑之辱,对于传统的士大夫来说,活着比死更痛苦,在这种境地下司马迁依然凭借顽强的毅力完成了这一部著作。这不禁让我思考到底是什么支撑着司马迁继续写下去?难道仅仅是因为兴趣吗?兴趣是否有如此力量我们不得而知了,但是说司马迁坚持写下去是因为背负着国家、家族的使命,是因为怀揣着一种信念,是因为强烈的责任感,我是相信的。因此,这就很好理解古代文人对写作的近乎偏执的追求了,其内在的驱动因素便是使命、信念及责任感。通俗的来讲,是他们搞清楚了自己为什么写?而且这个写的理由在他们内心如此坚定和清晰。
3.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时至今日,我们能从这些古代文人身上学到什么呢?难道仅仅是他们在写作时的严谨的精神吗?我想应该是他们在写作时的不忘初心,是他们在写作时清晰的定位和不懈的坚持。
所以对我们这些爱好写作的人来讲,不妨问问我们自己,我们为什么而写?我们到底是单纯的喜欢写呢还是喜欢写作成功后的鲜花和掌声?缘由没有对错,只是自己要始终清晰自己出发的理由并坚持下去,我们才能获得我们最初的预期。
愿大家不忘初心,且写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