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注释】
1) 志:有志于。
2) 耻:以……为耻。
3) 恶:粗劣、粗陋。
4) 未足:不值得。
5) 与议:和他谈论(道义)。
【译文】
孔子说:“如果一个人,一边说自己有志于学习圣人的道理,一边又为自己的衣服、饮食不如别人而感到耻辱。那么,这样的人,是不值得同他谈论道义的。”
【理解与思考】
有远大志向的人,是不应该讲究和计较吃穿的。当然,不讲究和不计较吃穿,不一定非要“恶衣恶食”,不是说只有“恶衣恶食”才显得有志气。人的志向有大小的区别,在檐下觅食做巢的是燕雀小志,翱翔于长空的是鸿鹄大志。讲究和计较吃穿,一味追求物质享受的人,不会有远大的志向,而有远大志向的人,也绝不会以恶衣恶食为耻。世上还有另一种人,他们也曾树立过雄心壮志,也发誓要为什么什么而奋斗。但是,或者由于受不了缺吃少穿之苦而当逃兵,而叛变投敌,或者因为远大志向太远大,解不了近渴,还是顾眼前的享乐要紧,于是搞研究的不研究了,搞写作的停下了笔,半途而废。孔子对这种人看得十分透彻,一个人如果以恶衣恶食为耻,不管他说得多么好听,立下什么样的大志,许下什么样的宏愿,都是靠不住的,所以不值得同这种人谈经论道,因为他们的心思原本就没放在这上面。
人生有限,人的精力也有限,以百年人生有限的心力,想要从事一种事业,想要获得一种成就,就要舍弃其它方面的享受。所有的追求都会有牺牲,要想有所得,必定会有所失。对于许多贫寒家庭出生的孩子,他们往往会自觉发愤图强,但是往往不能坦然正视自己的出生贫寒,不能正视自己没有经济能力可以享受华服美食,他们会在同学面前以自己的“恶衣恶食”为耻。其实真正的攀比不应该在吃穿上,而应该在学习上。学生目前处于学习的阶段,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学生之间应该比我今天比你多学了一道数学题,我今天比你多学了一种英语句型,我今天比你多积累了一篇美文。吃穿这些外在的东西不是最重要的。有的同学生活条件差点,就应该多体谅家里,多体谅父母,而不要去和条件好的同学攀比。吃的能吃饱就行,穿的衣服干净大方得体就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何必去追求所谓的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