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聆听了家校共育专题讲座,受益匪浅,感慨颇多。
青春期的孩子大多叛逆,渴望独立,渴望被尊重,渴望被理解,做父母的,迷茫和无奈实在太多。正如王老师所说,我们做父母的多少次曾被自己那个处于青春期的“祖宗”激怒、甚至被气得嚎啕大哭,而后又深深自责,该爱还得爱,该骂还是控制不住自己。养孩子是一场修行,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一份天职,在这条路上,没有人能够替代自己,所以,以子为镜,不断反思学习方能交出一份完美答卷。
在本次学习过程中,根据专家老师的精彩分享,结合自己教育孩子的亲身经历,有了以下几点具体的感悟和收获。
首先,教育引导孩子的前提是爱和尊重。没有爱,谈不上教育;没有尊重,教育是一句空话。孩子是上天的恩赐,我们做父母的要无条件地接纳孩子,不攀比,不功利,不自私,不苛责,让孩子从内心感受到一种最踏实、最温暖、最可靠的人间亲情,这是孩子成长最基本的条件和最坚实的力量。结合最近热播的《人世间》,我们做父母的,应该懂得,孩子的天赋不同、秉性不同、能力不同,有的能当省长,有的只能做普通工人,但他们都应该是父母的心肝宝贝,被重视,被理解,被肯定,被尊重,若如此,孩子就是幸福的,就有前进的动力。
其次,做好榜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一生的老师。有人戏称一个好爸爸好妈妈胜过一千个好老师,深以为然!躬身示范,比喋喋不休的说教要好好多倍。孩子是我们看着长大的,孩子也是看着我们长大的,孩子出了问题,一定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孩子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我们自己的问题,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如果想让孩子优秀,我们自己就要不断学习,不断挑战自己,做更好的自己。让孩子认真学习,自己就不能一回到家就躺在床上玩手机。孩子的自律意识和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很大程度上都应该是在家庭教育中形成的,所以,学做合格父母,做学习型、反思型、成长型、榜样式父母,是我们每位家长每天都必须思考和面对,并努力付诸实际行动的大事。
第三,学会有效陪伴。陪伴是一种责任,但陪伴不等于包办,也不等于不放手。陪伴的过程,应该是一种互动交流、共同成长的有效的教育过程。青春期的孩子想独立,父母要给孩子独立的空间,该放手时必须放手,但放手不等于放任,不等于不用再陪伴。有效的陪伴应该是及时关注孩子的心理和思想动态,关注孩子的学习习惯和态度,避免孩子沾染不良习惯和嗜好,监督孩子不沉迷网络游戏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孩子能够健康成长。
最后,学会肯定和及时鼓励孩子。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孩子有了进步,及时被肯定,他会更自信;孩子遇到困难或挫折,及时被鼓励,他会更勇敢。
做父母真不容易,但扮演好父母的角色也是一件最光荣、最有趣、最有成就感的事情,这条漫漫征途,需要慎思笃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