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4日周第二本书
媒介:听书App+Kindle电子书阅读。
这是我第一次使用听书App,有磁性的男声,加上优美的旋律,听起来非常过瘾。
听完之后,再去Kindle上找比较吸引自己的章节和片段,重新再阅读一遍,甚至是几遍。
这样慢的阅读方式,我很喜欢。
以前读书是死记硬背,为了考试分数。
现在读书,是为了让自己在书中沉静和沉淀,是为了让自己“更好地生活”。
“读书为了更好地生活”也是《哲学的慰藉》这本书的作者阿兰德波顿读书时具有的“功利性心态”。
这比读书为了更高的分数,要好很多。因为为了更好地生活,就会去思考书中的观点,指导自己日常的思想和行为,有了积极的效果后,会更加热爱读书;反之,为了更高的分数,则只是会照本宣科,不把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来,不变成自己的学问,读书无法为生活服务,就会产生读书无用的判断,学业结束后,也不会再有读书的兴趣。
作者首先写了苏格拉底:因为苏格拉底对他的震撼和启发最大:苏格拉底为了真理,为了捍卫自己思维的正确性,不怕“失欢于众”,不怕“获罪于邦”,也不惜失去性命;而作者本人却坦言:自己会为了取悦别人(普通人,权威人士等)做事情,也常因为担心“没有取悦好别人”而焦虑。
作者认为苏格拉底选择了毒酒,对于他来说,是一种行为上的唤醒:召唤他,尊重结论背后的思维过程的正确性,不能因为大家都相信而相信,不能因为权威人士相信而相信,不能舍弃怀疑精神。
译者把作者得到的启示录,翻译为了:对与世不合的慰藉。
与世不合:苏格拉底在判决前,是与希腊的大众不合,与当权人士不合,也确实是名副其实的“与世不合”。
而我们普通人的“与世不合”,大抵就如作者所举例的:同事或者他人的批评。
这种不合,即是“愿被人认可的冲动与欲望”。
我们之所以对现状不予质疑,主要是因为我们把大众喜爱和正确混为一谈了。苏格拉底提出无数问题,就是为了论定大众喜爱的是否恰巧是正确的。
面对否定, 应该去质问否定者背后的逻辑,去判断逻辑的正确性。
比如,书中给出了苏格拉底的两场谈话。
一场是关于勇敢。
希腊人认为“勇敢就是在战场上杀敌”。在这样的定义下,希腊人就会认为战场上退下来的人就是不勇敢。但是,苏格拉底通过质问,指出了这一标准定义的不足,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的情形下,退下来也是一种勇敢,勇敢要和善恶关联,要和智慧要关联起来,不仅仅局限于战场。
“这个问题,也许看起来很小,但是意义深远”。因为这样,战士在战场上就多了选择,而不是为了大众认为的“勇敢”而鲁莽杀敌,丢掉了性命。
这个例子,才让我真正意识到:思想大师的重大意义。正是他们经过反复地、缜密地、周全地考虑,才会让我们生活地更加智慧。
一场是关于贫富和美德的关系。
苏格拉底和一位叫做美诺的人进行探讨。他一步步地发问:
“心目中的好东西是金银财富,权势地位等”
“那获得金银财富,是不是应该添加 正义、正当地获得?”
“那是不是正义、正当要先于金银,高于金银?”
“那一些人没有使用不正义、不正当地手段获取财富导致匮乏,那么这种匮乏是不是也是一种美德?”
美诺说:看来是逃不出你的结论了。
这个结论即是:富人可能值得仰慕,但这取决于他的财富是怎样获得的,正如贫穷本身并不能表明一个人的道德价值一样。没有必然的理由让一个名富人自以为他的资产就保证他的美德;也没有什么必然的理由让穷人觉得贫穷本身就是堕落的表现。
我们应该为美德称赞,而不是其它,这个“其它”包涵:财富和地位。我们尊重财富和地位的前提条件是:财富和地位的获得是通过美德的方式。
职场中, 经常遇到一些人,她们来自富裕的家庭,常常让我感觉到自卑。但是,我应该经过思考:她们的消费方式是通过自己的方式获得的吗?如果是自己通过能力所得,且是正当的方式,那我应该感受到敬佩和激励;如果是反之,那我不应该投之以羡慕。
苏格拉底,面对这种“人多即代表正确”以及“权威或者财富就代表着美德”的常态做法,提出了一个陶艺制作地类比,进行反驳。
他说制作陶艺,有着非常复杂的程序和流程,一步步才能够完工。我们可以看到陶艺的完成品,也可以看到陶艺的整个制作过程,这些都是显现的。而我们,有着对某些事情的结论,而我们对于如何得到的这些结论的过程,是连问都没有意识要问的。
我们赏识着陶艺,看着它的美,不愿意去了解那复杂的程序。我们不问思维逻辑,即接受了结论,并当作理所当然。
但是,制作过程,就在那里,可以去现场观看。
而,结论呢,我们只能发问,让持此结论的人告知“结论产出流程”。
只有其思维的过程,不能够证伪,不有意外情况,同时不会被合乎理性地驳倒,才是正确的。
所以,当我们被质疑地时候,先不要自卑,不要忙着改变自己,去问问被质疑的逻辑是什么?
我们,应受到苏格拉底的召唤,坚持真理,坚信自己思考的过程。
但是,我们经常会遇到一种情形,那就是:我们对我们认为是对的结论,拿不出自己的支持论点?我们面对质疑我们的人,拿不出反驳的观点?
苏格拉底把这叫做是:原始意见。
只有具有“何为真”以及“为何为伪”,才称之为:知识。
原始意见比知识逊。
以书中的两句话,结束此篇笔记:
1,思考的产物,总是优于直觉的产物。
2,追求真理,就是发现我们原来差不多认定为是的其实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