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忆湄/《还好,终究走了自己的路》
我们说,那些很小就洞察世事的孩子其实挺可怜,要受多少苦才能练就一身的圆滑。而那些迟钝、不敏感的人,往往是温室里长大、未经历风霜雨雪的人。同样,把现实盯得太紧的人,也体会不到心无旁骛、不计回报的快乐。“纯粹”就如“钝感力”一样,都是幸福的明证。-------忆湄
纯粹的人呢,看起来很傻。
比如北大的“韦神”,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里固守着自己的研究。
对教授说的那句:“同学们如果有不会的题就问助教(韦神在北大的校职务)、如果助教不会的题,那我也不会”。韦神对此不知道“谦逊”地照单全收。
他没有八面玲珑的人情事故,被推上盛名后不懂得借机“涨粉及营销”。
尽管有学生表示他的课“太难”、速度太快,他也坚持自己的教学方法,毫不迁就。
被记者问及此事,他会说:“如果跟不上,就不要选我的课”。
显得很不近人情。
但如此严苛,反而有不少学生更加追随他。
从小拿奖学金和研究获得的奖金,已足够他过上相对不错的生活,但两个冷馒头、一瓶矿泉水,是他的标配。
这样纯粹的人,早已驾驭了人生的主动权。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如此清心寡欲。但是他的纯粹的人生态度,应该是提醒不快乐的人们,他们应当问问自己是不是走到了误区。
快乐的人多数是很容易满足的,比如小孩子、比如僧人。
而我们都是从小孩子阶段长大的,走着走着,不知不觉中忘记了天真和纯粹,变得不敢相信别人,把自己封闭在固有的硬壳内,只为顺从大多数人的看法,不再受到批评。
但大多数人就对吗?大多数人的生活也并不快乐,过份看重物质、看轻精神,到最后也没有培养出强大的内心,而一味地讨好生活,得到的必然不如期待中的。
于是,每一天几乎都在反复算计中度过、焦虑到头的结果是既无法活得更好,也无法看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