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从周四上完课,参加完招聘会之后,我一直就调不回学习的状态,今晚刷了一个晚上的微博。我发现,微博、微信和分享的热文给人带来焦虑感的原因就是,这些发布内容都是一个切片,而不是一个过程。这些发布内容给了你非常直接的对照物,同一个年龄的别人干成了什么。一比较,貌似就开始焦虑万分了。但是,那些闪闪发光的人背后的隐忍和努力呢?只是被轻飘飘地一句话带过了:xxx经过几年的努力xxx。
就像大学四年毕业时,我们求职用的薄薄的一张简历,但上面却承载了满满的大学记忆。当别人了解你时,大家都很懒,会看你身上的标签:211?985?GPA?获奖?,但是背后的漫长的积累又如何用这短短的几个词可以形容呢?
succes is a process, not a event.
开始低头做事情的时候,我就会发现自己有多么的不足,但是同时又看到了自己有多么大的可以进步的空间与可能性。这种又打击,又鼓舞的情绪,非常微妙。我最喜欢用的戒骄戒躁方法就是,挑一个憧憬的人,把我放到他的位子上,问自己:”凭我现在的能力,我能做到和他一样好吗?“ 答案往往是否定的,我一下子就清醒了,不再嫉妒、而是为他人真心地去鼓掌。
接受他人的优秀,为他人鼓掌,这便是认清自己的第一步,与自己和解的第一步。
前几天和室友闲聊的时候,她说了一句:道理我都懂,但是......。但是,在我眼里,她还懂得不够深,反思地不够。思维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动。要想要永久的动力,持续燃烧的鸡血,我们就要往下挖,不断地下挖底层的代码,不断去剔除坏的思想,换上积极的思想。
打个比方,一张励志图片能够让人放下手机,做几道题。但是,这张图能帮你支撑住一周的持续学习吗? 一本震撼心灵的书能够为我们提供几天的动力,但是几个月呢?越是往前走,你就会越要回答自己:为什么?
“为什么?”是哲学、价值观,而”怎么做?“是方法论。很多人以为”怎么做?“能帮他们到达彼岸,但是实际上“怎么做?”只是”为什么?“的副产品而已。
不破不立,你得打破什么才能重建什么,你得倒出旧茶,才能注入新茶。我的脑中的那些成见、偏见、想法、价值观,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错误的。我的家庭给了我什么影响,我的朋友圈给我什么影响,我的城市、省份、国家给了我什么影响?这些影响都是正确的吗?一件事情被重复申明,不代表它就是对的。一件事情周围人都同意,也不代表它是对的。
我还记得,有一次我和爸爸一起去爬山。那时候我还是大一的暑假,我边爬山,边和父亲闲谈,我谈到了未来找工作,选什么行业等等。我的父亲被我问烦了,就问我:“你现在才大学刚读,就考虑毕业的事情干嘛,等到大三再考虑也不晚呀。” 我直接就回了一句;“为什么我要大三才考虑。现在大三大四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多得很,我和他们一样到大三开始考虑职业问题,那我就活该大三大四的时候和他们一样找不到工作。”我讲完这句话,前面一个不认识的叔叔扭过头来,瞅了我一眼,意味深长地笑了一下。
以上一样的冲突还有很多例子,我和我父亲说:”我不想去美国读研究生,我要换一个国家!“我的父亲会气急败坏地说:“别人都是去美国、英国,你怎么老和别人不一样啊。” 我不假思索地回答:“为什么我要和别人一样。”
是的,我越是长大,我内心的小怪兽就叫嚣着:我不要为任何人而活,我不要变成千人一面中的一个,我可以不符合世俗的成功,但是我要变得独树一帜。活出个性,把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我觉得是最帅的活法了。
和别人不一样,意味着需要做更多,但是,多做点又有什么不好的呢?
看完的书:
the 4 hour workweek Timothy Ferriss
在读的书:
Philosophy for Life and Other Dangerous Situations Jules Evans
革命のリベリオン(第II部 叛逆の狼煙)神永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