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很多年的时间里,说到新闻想的都是《新闻联播》主持人的庄重感,但到了近些年,各种短视频平台的盛行,让各种口音和风格的素人也可以把自己的声音传播到全国的各个角落去。
在这风潮下,很多地方电视台的新闻主持人开始转型,虽然播的还是新闻,但讲话风格就像隔壁大哥大姐和你拉家常一样。
学了刘主编的课程,我才get到这种接地气的风格,原来是叫“讲述感”;也是学了课程才发现,原来听起来这么平常的东西,自己做起来才发现简直是难上天。
而我的第一次投稿没有过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讲述感不好,听起来像是个没感情又赶时间的朗读机器。
课程中,刘主编用自己从非播音科班到明星讲师的经历现身说法,给我们介绍了“讲述感”的三个技巧:有重点,说人话(儒雅的刘主编原话是“口语化”哈哈),和微笑控场。
这三点就像《天龙八部》中段誉的“六脉神剑”一样,各个刺在我的声音痛点上。
首先是有重点。
不分主次、不加重点的播讲,我们可能都听过,甚至可能就是我们自己,这种播讲的问题是语调过平,信息传达不清,严重的还会产生催眠效果。
所谓有重点,就是通过适当的断句和重音,区分出主次,让听众和观众接收到清晰的信息和逻辑。
我本人因为练习过几年口译(口译要求语速中等偏快),加上自身讲话的习惯,形成了现在偏快的那种语速,读起东西来一不小心就会忽略节奏和重音。
在做声音课作业和第一次投稿的时候,语速根本降不下来(还好我会用AU),偶尔有意识地加了停顿和重音,又会变得有点生硬和夸张,就像刘主编在讲课时举的反面例子一样。
经历了第一次投稿的挫败,痛定思痛,我决心努力去改进导师提出的若干问题。于是,我先向导师请教,找到了好的模仿范本——刘主编的课(哈哈),然后就每天模仿几次刘主编说课程开头的“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那段话。
也认真听了群里优秀学员的分享,学到了要每天练习绕口令的提升技巧(是的,课程里有讲,可是不看到榜样自己就没有踏踏实实地去练)和大衣柜录音等技术技巧。
坚持练了几天,到第二次投稿时,先把稿子反复录了可能有十遍,又学习优秀学员在大衣柜完成了录音,还发挥了做PPT的特长(当时没觉得是特长,后来受邀做分享才发现算是个特长),最后意外地过了个B 稿。
老实讲,我感觉自己各方面下的功夫还远远不够,但只要下了功夫,便也得到了一些认可(导师和朋友都说我这次讲述感不错啦)。功夫虽然在诗外,但下了功夫和不下功夫做出来的东西确实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这些最简单的人生道理,在我本应该严格自律、脚踏实地努力的时候,怎么就给选择性遗忘了呢?
讲述感的第二个技巧是说人话(口语化)。
可能是小学时候就开始留下的印象,只要是读东西就该一板一眼,声音洪亮,字正腔圆,而全国朗读最好的人就是中央电视台新闻主持人。
现在,学了声音课的讲述感之后,才知道那种感觉已经是不太提倡的“播音腔”,因为它的缺点就是不容易和观众拉近距离。也许它对于二三十年前的观众十分适用,但对于今天的观众,却变成了个需要改进的问题了。
就像刘主编所说,我们做的声音作品——无论音频、视频,大多还是基于文稿,而不是靠临场发挥的。所以,要想在播讲时“说人话”,首先要保证文稿是比较接地气的。
其实,在拆书稿的写作中,老师也强调过,“说人话”是一个重要的要求。好的拆书稿就像和听众、和观众聊天,在轻松的氛围中向他介绍一本书,或一本书的精华。
这也就是说,文稿中要避免使用晦涩难懂的词、文学性过强且不常用的词,甚至还要注意避免会引起误解的同音词、近义词等等。
用格导教的写作原则引申一下,可以说播讲文稿的内容要“与观众有关,对观众有用”,还要通过口语化的表达“让观众喜欢听”。
当然,无论是文稿还是声音,良好的口语化、讲述感都是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拿捏得当的。口语化用偏了,就很容易流于俗气;讲述感太刻意,就可能带来菜市场聊天的不适感。
所以,作为使用声音的知识传播者,我们理想的状态是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之间的缝隙里发出自己的光,给观众接上一口足够舒适又富有营养的地气。
最后一个技巧,微笑控场。
所谓“控场”,并不是真的去控制场面或控制观众,而是要在播讲时始终保持微笑,一来可以帮助打开口腔,二来带着微笑的声音可以传递出讲话人的温度。
关于微笑播讲的那个小实验,极为简单,却令我感到非常震撼。对比了面无表情的录音和微笑着录音的效果,才发现一个“幕后”的微笑表情竟有着这么大的威力。
一句最简单的“你好”就是明显的例证。面无表情时,录出来的声音冷冰冰,似乎传达出了“没人在乎你好不好”的内心潜台词;而微笑着说出“你好”,这个最简单的问候就马上有了生命,有了真诚,有了温度。
没错,我最喜欢的一种描述,就是微笑会让我们的声音“有温度”。
曾听说过,有的人即使从事自由职业,每天在家办公,也会按上下班时间更换正式服装和居家服,以区别工作和居家的状态。这种以服装约束自己职业状态的做法和我们讲话时要求保持微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想想我们做的视频,短则一两分钟,长则十几分钟,录制一篇拆书稿音频更要长达二三十分钟,哪个观众会愿意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忍受我们的面无表情、声音冰冷呢?
也就是说,如果讲话时忘记了微笑这个小动作,就可能使我们精心打造的作品错失了一大批本来会驻足欣赏的观众,这不是太因小失大了吗?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人们越来越没有时间停下来,去静静地感受外界的美好和温度,但是人们也越来越渴望和珍惜各种有温度的真诚。
而我们,有幸成为写作者和播讲者的一群人,所要做的就是“想观众所想”,带着微笑赋予的温度,借助指尖的文字和真诚的声音,去给这个时代奉献出带有我们独特温度的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