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社交关系中,往往不知道如何处理与他人的距离感,有时候越想跟对方亲近,却把对方推得越远。所以就需要了解一些社交原则,保持适当的距离,让社交良性发展。
但是每个人对“距离感”的认知都不一样,大范围来说:不同国家的人差别就非常大。比如中国人跟别人打招呼一般会问:“你吃了没?”,喜欢聊一些家长里短,生活琐事。美国人与别人打招呼大多数会聊:“今天天气真好!”,说一些与自己无关的事情。倘若中国人跟美国人聊生活琐事,美国人会觉得隐私被侵犯;如果美国人跟中国人聊天气,中国人会认为对方不拿他当朋友。小范围来讲:性格不同也会各有差异。性格内向的人,会刻意与他人拉开距离,不太愿意和朋友说自己的私事;而性格外向的人,喜欢与人亲近,什么事都想跟朋友分享。
所以与他人相处,要根据对方的习惯和性格,以及双方当时的状态和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这是对彼此的尊重,同时也会让两人的相处变得更轻松。
那么,在人际关系中,什么样的距离才是合适的呢?松浦先生为我们总结了3个“不要”原则,第一个原则是:不要入侵私人领域。
成年人的世界如同硬币的两面,大多数人习惯将修饰过的好看的A面,呈现给大家,将自己脆弱难堪的B面隐藏起来,不轻易示人。而这个刻意隐藏起来的B面,就是我们的私人领域。
对于私人领域的界定,每个人都不尽相同。一些性格外向的人,愿意向值得信任的人,开放私人领域的某些区域;而性格内向的人,则更习惯于倾听。因此,我们不能因为对别人说了自己的私事,就要求别人拿同等的信息来交换。别人说我们听,是应有的尊重;别人不说我们不问,是该有的距离。
《谢谢你》的作者松浦先生性格内敛,他不太习惯将自己的私事到处说。一次,跟一个同事在外出差,共同生活了两周。同事性格外向,跟他说了很多自己的私事,而松浦先生则充当耐心的倾听者。他自以为两人相处愉快,但后来却听说:这位同事觉得他难相处,不愿意敞开自己的心扉,什么私事都不透露。于松浦先生而言,朋友之间最难得的是真心相待,他也确实这样对待同事。不过同事并不满足于此,他希望走进松浦先生的私人领域,交换彼此的私人信息。
有些人认为,对朋友的一切了如指掌才算是感情深厚。但每个人的性格都各有差异,不应该以此来衡量双方友谊的深浅。只要两人真诚对待彼此,这段感情就值得被珍视。两人相处,讲究的是当下的感受,不应该过多地去探究对方的隐私,不然就如同强迫别人赤裸裸地展示自己,是不尊重对方的表现。
除了不入侵对方的领域,两人相处,也应该遵循第二条原则:不要凡事追问原因。
有时候我们太过关心对方,也会给对方造成压力。比如妻子对丈夫关心过度,看到他有一点不开心,就问东问西。丈夫可能只是情绪低落,但被妻子问烦了,就变成真的不开心了。
此外,母亲对孩子也不应凡事追问。有些妈妈不知不觉地把关心变成对孩的控制,总觉得自己有权知道孩的一切秘密,甚至偷看孩子的日记。为此,有些聪明的孩子还特意准备一本假日记。但这样做又是何苦呢?不但两人身心疲惫,还可能会让彼此的关系恶化,得不偿失。如果能以朋友的身份与其相处,相信孩子更愿意与这样的妈妈敞开心扉。
与同事相处也是同样的道理。松浦先生在和一个朋友合作项目,两人投入了很多精力和时间,快接近尾声时,朋友突然说要退出。松浦先生有一种被背叛的感觉,他考虑了一个晚上,到底要不要追问出真相?他还为朋友想了一千种退出的理由,可是这些理由他都无法接受。最后,松浦先生放弃追问真相,他认为既然朋友不说,应该有他的苦衷,没有必要苦苦相逼。
在生活中,无论是对待爱人、孩子、朋友或者同事,都不应该把凡事都追问原因。尊重对方的决定,根据需要调整彼此的距离,让双方都处于舒适的状态,也是爱对方的一种表现。
除了给他人留出私人空间,不要凡事都追问原因,与他人相处也应该注意尺度,不要过度体贴。
对别人的过度体贴,有时候会被误认为别有用心。例如一位男同事对女同事嘘寒问暖,还经常主动帮女同事完成她分内的工作。其他同事发现后,都调侃男同事喜欢女同事,女方的男朋友还为此跟她大吵一架,弄得双方好不尴尬。但其实男同事只是出于好心,他听说女同事刚生了一场大病,所以想多关心她一下,没想到造成了这样的误会。男同事没有把握好关心的尺度,所以给对方造成了负担,最后他的关心反而成了多管闲事。其实男同事可以默默地关心女同事,等她求助时再帮忙,就不容易引起误会了。
另外一种体贴也会吃力不讨好。相信很多年轻人都非常惧怕过年,因为此时闲下来的三姑六婆,会用各种“可怕”的问题轮番轰炸你。比如说你刚好到了适婚的年纪,他们就会问,你有没有对象?如果你回答有,他们就会问你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生孩子?如果你回答没有,他们就热情地帮你安排相亲对象,很多年轻人被迫把年过成了相亲大会。而这些三姑六婆,就是以爱的名义绑架了这些年轻人的春节,弄得他们过个年比上班还累。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习惯以爱的名义,去关心和体贴别人的人,从来没有想过这是不是对方想要的。体贴别人,也应该多考虑对方的感受,不然容易好心办坏事。也就是说,体贴别人要有格调,把握好与他人的距离,善于察言观色,当别人有需要时,我们再出手帮忙。或者不着痕迹地给予别人帮助,这样可以避免给对方带来困扰和负担。
当然,两人距离的舒适度是多少,需要双方多次磨合。但只要真心对待彼此,多考虑他人的感受,总能找到最舒服的相处方式。对此,德国文学家歌德总结得非常好:“友谊只能在实践中产生,并在实践中得到保持。”
与他人交往,如果能做到“3不要”原则:不要入侵私人领域、不要将对方逼入绝境、不要过度体贴,相信拓展社交的过程会更顺利。